耶律洪基,这四个大字怎么如此熟悉?我在脑海里尘封已久的记忆里搜寻着,突然一段熟悉的文字跳出脑海,那上面这样写着——耶律洪基当即拔出宝刀,高举过顶,大声说道:大辽三军听令。辽军中鼓声擂起,一通鼓罢,立时止歇。耶律洪基说道:大军北归,南征之举作罢。他顿了顿,又道:于我一生之中,不许我大辽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说罢,宝刀一落,辽军中又擂起鼓来。萧峰躬身道:恭送陛下回阵。我窃窃私语的对小飞说:“我想起来了,这是《天龙八部》,辽道宗耶律洪基是金庸老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大配角,小说中的他个性鲜明、勇武好战,时刻想着吞并南朝一统华夏,最后走上了一条穷兵黩武之路,原来这个人就是我们眼前的人呀,我们还一不小心和金庸小说里的鼎鼎有名,妇孺皆知的小说人物来个不期而遇的邂逅呢。”
小飞不以为然,滔滔不绝,眉飞色舞的说起来:“其实你压根儿不知道,历史上的耶律洪基却根本不是这个形象。历史上的耶律洪基是一个十分亲宋的辽国皇帝,汉化程度极高,终其一生,从未有过半点入侵大宋的想法,更不消说付诸行动了。《天龙八部》让耶律洪基背了一个大黑锅,这个无辜的耶律洪基真是蒙受了天大的冤屈,比窦娥还要冤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公元1004年,大辽承天太后萧绰、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攻宋,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逼迫下无奈御驾亲征,两国最高元首汇聚于濮阳城黄河北岸。由于双方都对战争的最终结局缺乏必胜信心,兼之辽国大将萧达凛意外中箭身死,辽国主动请和。太平天子宋真宗对此一拍即合,两国遂签署《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世代通好。从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条约缔结之日起,一直到1120年宋金秘密缔结海上之盟相约夹击辽国,这116年的岁月,宋辽这两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大帝国基本保持着友好往来的局面,双方每年互派使者通好,进行诸如贺生辰、贺正旦以及吊祭等各项和平友好往来事宜从1004年到1121年,共计643次之多,辽国称呼宋朝为南朝,惺惺相惜,肝胆相照,而宋朝则心照不宣地称呼辽国为北朝。当然,其间也有些小小的不和谐音符,但总体而言,依然是和平的时候多,而摩擦的时间少,始终保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说得上是太平盛世,百姓幸福安康。
而且这位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小说里大名鼎鼎的耶律洪基是一个十分向慕宋朝的皇帝,其实自契丹草原开国以来,一直对中原的汉文化有着近乎虔诚的学习之心,《澶渊之盟》签署后,宋辽两国从高层到民间,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贯穿了整个11世纪而络绎不绝。到了耶律洪基亲政后,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据说这位耶律洪基本人还是宋仁宗忠实的超级铁杆粉丝,绝无二心,始终如一,比我们追星还要痴迷,沉醉,对宋仁宗赵祯无比崇拜,十分仰慕。”
我不由自主的说:“说得特别好,说得特别不错,只是如果不偷看手机百度搜索,照本宣科就好了,不然我真得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对了,这辽国离我们中原天高水远,千里迢迢的,他又没有耳濡目染,他怎么成为宋仁宗的铁粉的?”
小飞得意洋洋的说:“这你不知道了吧,我还是接着照本宣科吧,这高超的偷看技巧你也发现得了,厉害,厉害,真是名师出高徒,你还得好好的感谢我这个老师吧,话说耶律洪基当太子时,有一次曾化装成贺正旦使的随从混进大宋都城。他以为此事人不知鬼不觉,其实宋朝安插在辽国的细作早就将情报反馈到宋仁宗那里。仁宗接见辽国来使的最后环节,笑嘻嘻地下殿,将耶律洪基从人群中隆重请出,拉着他的手游览大宋禁宫,最后语重心长地劝勉这位别有用心的辽国皇侄:朕与汝一家也,异日惟盟好是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