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新的衬衣,但是在打猎之后这位皇帝既不洗澡也不会撒点香水去遮盖身上的体味。
他的第二任妻子在初次见到他的时候,竟然被他满身的恶臭熏得晕倒在地上,以至于在他们的新婚之夜,她不得不往自己的身上洒满香水,然后才能和亨利四世顺利的行房。
中世纪之后,由于基督教在欧洲的盛行,他们都认为洗澡是不圣洁的。
就连在修道院修行的教徒,一生也只有几次洗澡的机会。平民几乎不洗澡。
但是王公贵族有着从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大浴室可用。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城内的大型浴室虽然华丽得有如宫殿,其实有很多却是面向公众的慈善福利设施。
或是完全免费,或是象征性收费,不管再怎么穷的普通老百姓,都有地方能去洗。
但到了中世纪时期,由于技术的退化,没有了建设庞大复杂的锅炉和管道的能力,欧洲人洗澡的成本就大大地提高了。
所以,在中世纪的早期,就算是国王和贵族,大多也就三个月洗一次澡,原因主要有这些:一是在澡盆底下要垫很细腻的布或者丝绸才行,二是洗澡水的问题,那时候已经没有了古罗马的庞大浴场,拿家用的大锅煮沸一锅水,只够灌满澡盆的三分之一,因此洗一个热水澡就要烧三次水,很麻烦。
三是古罗马人洗澡用的肥皂、香油和香料,在中世纪的欧洲都很贵,除了伯爵以上的大贵族,根本没人买得起。
四是封建迷信的不良影响,天主教会认为洗澡会损伤身体的元气,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少泡澡为妙。
因此,中世纪前期的欧洲人大都是不怎么洗澡的,普通老百姓用不起昂贵的沐浴设备,有很多人一生中都没有好好地洗一次澡。
农夫或许时常下池塘游泳,却从来没有好好地把自己刷洗干净。不过还是有人洗澡的,但是,到了下一个世纪,这种爱洗澡的良好风气,就在欧洲戛然而止了。
而主要原因则是黑死病。特别是要是我们运气不好,穿越到黑死病之后的欧洲,那就是太惨不忍睹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与我们想象中的欧洲天壤之别,14世纪初期开始,一场黑死病在全欧洲范围内蔓延,夺去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性命,《十日谈》就是成书于这一时期。
浩劫之后,犹如惊弓之鸟的欧洲人们到处找原因,洗澡也不幸名列其中。
那时的医生们认为:水会削弱器官的功能,洗热水澡时毛孔完全张开,有毒空气就会进入身体。
所以洗澡越多,越容易染病,只有不洗澡才能健健康康的,如果身上有一层厚厚的污垢,更是能够抵抗疾病侵袭!
于是,在对黑死病的恐惧和教会的宣扬之下,欧洲人终于进入了一个全民不洗澡的臭气熏天时代——曾经生意兴隆的公共浴室,全都被火速关闭,人们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沾水。
洗澡被当作一种酷刑和医疗手段,医治的对象则是精神病患者,类似现代的杨教授用电击疗法治网瘾。
根据医嘱,贵族们为清洁起见,每天早晨用一块干燥的白布擦擦脸,但是绝对不用水洗——欧洲的庸医们建议人们只用干燥的白布清洁脸和眼睛。
因为用水清洗有损视力,会引起牙病和感冒,使脸色苍白,而且对天气的冷热更加敏感……哪怕是到了17世纪的法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如果没有医生的吩咐,最爱干净的法国贵妇人每年也仅洗两次澡,平时主要用干毛巾擦身。
而法王路易十四本人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地沐浴,从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间才洗过一次澡——这一惊人记录,迄今依然被保留在路易十四的御医每天为他做的身体状况记录本上。
到了18世纪,法王路易十五一生只洗了三次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