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听从陛下的安排。”谢玖是个传统的女人,丈夫说的话她也不会有意见。
杨芷美目流转,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老王,没有说话,也就表示默认了。
既然没人反对,老王便兴高采烈地给建设部长杨济下了一道中旨,让他明日开始给承光殿新修几座偏殿。
吃过午饭,司马遹就回东宫上课去了,太子太师何劭是先帝的好友,德高望重,就连太子身份尊贵,也不敢无故翘课。三女喝了酒,聊了一阵都各回各殿休息去了,老王也准备在承光殿小憩一会儿。
这时常侍宦官万莅来报:“启禀陛下,财政部尚书蒯钦求见。”
“唔,宣他进来。”老王又坐回了椅子上,说道。
“微臣参见陛下。”蒯钦走进来,行礼道。
“免礼,赐座。蒯卿见朕何事?”老王问道。
“回陛下,财政部清查了去年的账目。去年共收税粮一百万石,折合银钱五百万贯,加上商税盐税共五百五十七万贯,除去军费二百七十万贯,官员俸禄八十万贯,修建皇陵和先帝葬礼共四十五万贯,皇室用度二十二万贯,以及各地储备太常仓和城防加固用去八十万贯,国库加上往年剩余还有一百六十万贯。”蒯钦坐下来说道。
“哦?就剩下这么点钱?农税和商税各是多少?”老王问道。
“农税是十五抽一,商税由于运算征收困难,所以一般都是十五抽一,而且只是征收了一小部分。”蒯钦答道。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商税是一种很重要的税收,国家财富大部分都掌握在商人手里,但是此时体制不像后世那样完善,所以收上来的商税也是十不足一。
“税收乃是国家大事,不得马虎,万莅,去传内阁总理卫瓘、公安部尚书石崇来承光殿议事。”老王吩咐道。
没过多久,卫瓘和石崇就赶到了承光殿,两人见礼之后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前来何事?”
“朕发现朝廷征收商税有很大的漏洞,所以找几位爱卿来解决此事。”老王开口道。
“朝廷对商税的政策积弊已久,相对于农税来说,商税太过灵活,目前除了严加监督之外,还真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啊,所以历来都是抑制商贾,甚至禁止商业活动。”卫瓘说道,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找不出更好的办法。
“卫老所言不错,但是天下商贾众多,严加监督需要大量人力,耗费起来实在是得不偿失啊。”石崇也提出了他的担忧。
揉了揉眉头,老王突然想到了后世的发票制度,顿时眼前一亮,于是把想法告诉了他们。
在座的几位也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在脑海里稍微一分析,就确定了老王这个办法的可行性,他们也不得不佩服老王的才智,蒯钦更是激动得高呼“陛下英明”。因为商税制度的完善,将使他的财政部不会像现在这么窘迫。
“可是陛下,商贾太多,发票的需求量必定也很大,如何赶制大量的发票呢?”卫瓘果然很老辣,很快就看出了关键。
“哈哈哈,朕自有妙计,诸位随朕到皇家少府一看便知。”老王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带着他们三人来到了少府,少府是主皇室手工业制造的皇帝私府,设少府监掌管。
有宦官的通报,少府监李飙早就在门外迎候,“李飙参见陛下,少府恭迎陛下视察。”
“李飙啊,朕这次来不是视察,而是有事要你做。”老王笑道。
“陛下请吩咐。”
“你去找几个刻工、泥匠和铁匠,再带一些刻刀、胶泥、铁板、松脂、蜡块和白纸来。”老王说道。
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