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伸向了足球。
顺着那斯勒的身后往球门方向望去,人们看到了戈林斯特和贝蒙斯、西鲁达和阿布多拉尔两道防线,也就是说,在林磊通往荷兰足球队球门前的直线距离内,就有由那斯勒等人组成的三道防线。
而且在这三道防线的两侧,剩下的荷兰球员也是严阵以待,作好了随时补充的准备。
场外,电视机里传来了李浩的解说声“历史竟然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在中、巴之战中,中国足球队也是获得了开球权,在那一场球赛里,中国足球队开局就打进了至关紧要的第一球,而今天,在中、荷之战中,我们的球员还能不能再现一次类似的奇迹和辉煌呢?”
在异感的感应中,林磊清晰的感应到了那斯勒伸出的截球脚,所以他在转身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足球拨向了身体的左侧,让过了那斯勒伸出的截球脚。
与此同时,徐飞宇、宋琦、钱峰、高战等四名球员,分别从球场的左右两侧进入了荷兰队的半场,正在全力的往球门禁区方向渗透。
和中、巴之战不同的是,这一球中,中国足球队并没有全员出动,甘渭贤、周力、皮喜庭、江宇、孙朋等五名后卫球员,仍是固守在中国足球队的后防线上,看来,冯伟对荷兰足球队全攻全守的攻势足球也是深具戒心的。
将球拨左后,林磊身形一侧从那斯勒的身侧晃过,直接面对了荷兰队给他设下的第二道防线——戈林斯特和贝蒙斯。
没有截到足球的那斯勒也是转身追在了林磊的身后。
在球场外,荷兰足球队的主教练阿斯特蒙特所注意的,就是正在带球前行的中国球员林磊。
林磊能突破第一道防线把球往前推进,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他认为中国队的这名九号球员确实是有这个实力。
甚至在他的心目中,如果以一对一的话,他认为很少有人是这个九号球员的对手,所以他为林磊准备的,是连续的三道防线甚至四、五道防线。
他就不信林磊能以一人之力突破他所设下的层层障碍,把足球推进到球门之前。
也只有层层设障,才能克制住林磊的“全速运球”技术。
戈林斯特突然启动和身冲向了带球靠近的林磊。
如果撞上了林磊,林磊将会被他冲撞开来,失去了控制的足球将会被他的队友获得,这将是毫无疑问的。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局部区域内,并没有中国队的球员与林磊配合,有的全都是他的队友。
戈林斯特的力量控制的很好,速度也并不是很快,这样他就可以在裁判的心目中造成一种是正常拦截的印象,而不会被认为是猛烈地或带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球员。
在球赛中,冲撞的性质将决定裁判的判罚,如果阿伊洛斯认为戈林斯特的冲撞不具有危险性,那么他为了保持球赛的连续性和观赏性,就会选择让球赛继续进行下去而不会吹哨判罚。
但事实上,林磊如果真的被戈林斯特撞上的话,却完全会因此而丧失对足球的控制权。
在对方球员密集的地域内失去对足球的控制,哪怕只是一、二秒的耽误,也有从此失去足球的可能,所以,林磊只好把球往左一拨以让开戈林斯特的冲撞。
既然两人并没有撞上,那站在近处的主裁判阿伊洛斯就更不会吹哨了。
足球拨左后,林磊就产生了一种不安的感觉。
在足球往左侧边路滚去的同时,他又感应到荷兰队的另一名拦截球员贝蒙斯正在往左侧移动。
他心中一紧,连忙加速追向了滚动中的足球。
戈林斯特和贝蒙斯两人一左一右的挡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