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煖就是上次陶邑之战时,率领两千骑军追击秦军的将领。当时无忌在陶邑南城远望,对庞煖的骑战之法大为惊叹,认为庞煖已是将轻骑兵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致。
在战斗结束之后,无忌打听到,这个庞煖并不是魏国的官僚或者将领,而是白身游士一个,只是因为被孟尝君举荐,才临时客串骑兵校尉一职。
一个临时客串的骑兵尉,竟然将两千陌生的兵将指挥得如臂使指,宛若一人,这着实让无忌心痒难耐。
无忌府中人才不多,须贾、范雎都属纵横策士,两人或许也有理政治民的才敢,但用来领军打仗,那是大大的不足。
所以,无忌很早就想着把庞煖收入麾下。
后来,在白氏的多方打听之下,无忌才知道庞煖乃是昔日的魏国名将庞涓的曾孙,曾经在赵国为武灵王效力,在沙丘之乱后又回到了祖居的魏国。虽然回到魏国,但庞煖也不常居大梁,据说是由于经常跟着他的老师鶡冠子去列国游学的缘故。
既然他尚属“游士”之列,就成了无忌拉拢的对象。
两个月前,无忌刚刚禁足期满,就来找庞煖了。
庞煖并未在大梁城外结庐而居,而是在城西有一处小小的宅院。
无忌第一次去的时候,吃了一个闭门羹。
当时庞煖府邸的大门紧闭着,无忌让阿大拍门拍了很久,才出来一个书童,从门缝里探出个小脑袋,警惕地望着无忌。
无忌自报家门,说求见庞煖先生,那书童哐当一声又把门阖上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开了门说:
“先生去楚国了,不在。”
——他显然在说谎,若是庞煖果真不在大梁,那这个书童也不用中途把门关上,直接告诉他“先生不在”就够了。
事实是,庞煖不愿见他。
无忌虽然看得出来,但还是忍住了心中的不喜,将礼物放下之后,告辞离去。
之后,无忌也曾找须贾和范雎讨论,为何庞煖拒绝见他,得出的结论是庞煖不愿意卷入魏国朝堂上的权力斗争。
在那之后过了半个月,无忌被封为信陵君后,第二次造访庞煖。
这一次,庞煖为他打开了门,在院子里和无忌面对面说了会儿话。
庞煖先问:“信陵君之志何如?”
问我的志向?
无忌挑了挑眉毛,这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说得小了,只怕这庞煖看不起自己,说得多了,又容易被认为是志大才疏。
想起庞煖在陶邑之战时是被孟尝君推荐提拔,无忌猜测他或许对孟尝君、平原君这样广招门客、爱惜羽翼的贵族有些好感,于是很快就答道:
“有孟尝君、平原君珠玉在前,我之志向,便是以公子之身,广募门客,为国之肱骨。”
无忌的意思是要向孟尝君、平原君学习,襄助国君,成为魏王的肱骨之臣。
不料庞煖只是摇头:“非也,信陵君又何必欺瞒老夫?”
无忌心里一惊,没想到庞煖直接看出他在撒谎。表面上,无忌不动声色,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道:“先生见谅,非是无忌故意隐瞒,实在是此处人多耳杂,怕有些话,被人听了去。”
庞煖点点头道:“这倒也是,都退下去。”
服侍庞煖日常起居的,仅有一个老仆,一个书童。想到庞煖身为魏国上将军庞涓之后,在庞涓死后,庞氏也渐渐衰落,终于到今天这般光景,无忌也是心生感慨。
见庞煖的仆人和书童都离得远了,无忌才道:
“我效管仲、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