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音虽然踏入这个仙门,算下来也十一二个年头了,但对于这个世界,她始终明是隔着一层纱雾一样。看不真切,一知半解。曾几何时,是情势所造,无可奈何。可后来进入了玄天宗后……情况却是并没有好转上几分。九音其实也在心底思量过原因,心中多少知道这与她向来的孤寡太过不无关系。
她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对所有的事务皆保持戒备之心。哪怕连对她不错的方庭,其实她也不过是泛泛而交罢了。她不知道那人为何对她照顾有加,而这样的所谓的’好’在经历了常氏兄弟的事件后,一直让她深感戒备。
但,扶疏是不一样的。一来是二人少年相逢,又曾相处得颇是愉快;二来,这人是掌门的弟子,她则一无所有,没什么让他贪图的,所以便相处得格外舒服。而人,往往就是这样,只要你打开了一扇门,等在外面的便是整个世界。
九音这段时间的日子过得颇是痛快,白天她到扶疏的那处小山谷练剑,他若有空便会来与她一起练,或是无空她便自己捉摸;晚上则回到洞府看玉简读书。看书看累了,便到剑谷中看诸位师兄师叔们铸出的剑。不知是不是因为她开始正经练剑的缘故,她对于这些成形也好,半成形也罢的铁块有了更深的体悟。
顺手不顺手,上来挽个剑花便有所感。这把剑对于她来说太重了,那把剑又似乎太过轻薄。这柄剑挥起来有些涩滞,那把则太过轻飘。而究其理中原因,九音也在扶疏给她的一只玉简中看过。
这剑重因人而易,轻剑未必不好,重剑却也不是人人都可掌握的。轻重之间,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所用之处自也不同。若只按一个份量来铸,那么这剑便失了灵性,成了量产。至于行剑时所感到的涩滞,主因是剑术,低阶弟子自然要挑选最合适自己的剑来用,可若修到剑意通透的境地,那么便是一根枝枝,一柄残片亦可为剑。所以行剑时若感觉涩滞,第一也是最重要应该反省的是自己的剑术。当然,剑身本身的缺陷也是存在的。若剑身后轻前重,那么灵力在推送出体之时,便会碰到的阻力越来越大,自然而然便会觉得行剑涩滞。可若是后重前轻,那么灵气出剑时,太过轻易,招式便成了轻飘。
但这个前轻后重也好,前重后轻也好,要如何判断,书中却并未明言。为此,九音便在晚上到剑谷中,拿着这些剑一个一个的试,然后将这些剑摆成两排,左边是涩滞的,右边的却是轻飘的。一柄一柄的过着看,有时一夜看不完便只好在天明前赶紧放回去,第二天再来相看时,却又觉得似乎哪里有些变化。有些涩滞的一下子不再涩滞,有些轻飘的却突然凝重起来。而这其中,变化的那部分变成了关键。
九音把这些变化之处,全部拿着小本一一记了下来。一转眼,半年便是过去,她一柄剑也未再铸,可对于铸剑术却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可能是因为她对铸剑之术的了解,使得她在剑术的学习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扶疏给了她将近二十套的剑法,招式练起来其实并不难。这修真界的玉简真的是个极神妙的东西。外表看上去,一个字一个图也无。可是当你将它贴在额头上后,却有无数文字图片纷涌而至。再加上修士的记性力极好,所以一招的模样,看之即会。一套剑法,最多的有八百多式,最少的一套却只有八十一招。九音花了两年的时间将这些剑招全练会了,可是……哪怕她练得再熟再快,只要一与扶疏对招,她那些练好的招式,不出三式就会溃不成军。一招乱,招招乱,坚持不了几下就会被打败。
九音恨得牙痒痒,为此,她私底下也做了无数的尝试,但不管是将剑术练得更快?还是将招术练得更准,她都试过了,但就是不行!她当然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可是扶疏那一脸摆明了等着她去请教的样子实在是太讨人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