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秋风寨后,谢浔等人一路顺利,没有再遭遇其他变故,沿着河水溯游而上,在一月之后,便抵达了洛阳。
洛阳又称中州,以其地处九州中央之故,三代时便已建城,自古就是帝王之乡,历朝历代,莫不建都于此。
虽然此时的大周天子居住在西京长安,但洛阳也是名副其实的东都,城中亦有皇城殿宇,百官衙门,大周开国以来,也有半数的天子长期在此理政。
要知道,洛阳的繁华比之此时的长安,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少经战乱,又连通着大运河,南北货物均能方便地运到此地。
相比之下,长安在肃宗时,便每况愈下,朝廷在边境接连败仗,原先归附的周边各部落纷纷叛变,调转矛头,侵扰大周边疆,以致长安到西域的商道也时续时断,大不如前。
更为重要的是,长安还两度为西戎所破,虽然当时朝廷在洛阳,并未受损,又很快将其夺回,但被贼人掠夺之后,也是一片衰败迹象。
至于将朝廷从洛阳迁回长安,乃是前任天子做的事,他认为边防不固,乃是朝廷距边疆太远,对边境情况了解不够及时,决策错误太多之故,再加上洛阳乃富贵温柔乡,在此呆久了,文武百官缺乏危机感,不如迁回长安。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他当时的话。
只可惜他的雄心壮志大概就在初登基的那一时,又或者朝廷官僚集团过于强势,他也无能为力,最后他还是和他的父辈一样,整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
至于以长安为天子行在到底对防备边患有用没有,应该说还是有用的,至少这些年除了新皇登基时,再无被异族打到长安来的境况。
尽管这仍旧让不少人提心吊胆,以致在上次北狄退兵之后,摄政的太后便提出要迁回洛阳。
至于最后为何没有迁成,大概是朝廷机密之事,坊间并无流传。
洛阳不愧是九州最古老的城市,城墙高大雄伟,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城楼之上大旗迎风招展,拿着长枪的士兵则金盔英甲,个个健壮魁梧,腰板挺得笔直,用锐利的眼神扫视着下方来往的民众。
就连守门的士兵,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不吃拿卡要,也没有奉承谄媚。
当真是首善之都!
谢浔早在路上就将夜矶巨弓给收到了九柳袋中,这东西可带不进洛阳城中!
张不平和灵烟问起,他便只推说找了个地方藏起来,等出城再取,二人倒没起疑。
可即便如此,谢浔等人在入城时还是遇到了麻烦。
原来他虽然把夜矶给收起来了,可青乌还背着呢,青乌乃是巨剑,重达三十六斤,背在背上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
那守城的卫兵觉得此剑违禁,任谢浔如何分说,还是不要他进去。
最后还是城门卫队的队长杨林出来才把谢浔放进去了。
杨林从谢浔的巨剑猜出他大概是谢家之人,因为谢家人巨剑乃是身份标志,而他正好和谢鸣有旧,便卖了个人情。
至于说谢浔这青乌巨剑能不能入城,其实还不好界定,因为按大周律,民众是可以佩剑的,至于这剑,并没有规定外形和尺寸,只是这城门卫兵的职责之一就是防备危险之器入城,像谢浔这种重剑,一剑下去,就算是身披重甲的猛将也受不住,说是危险之器,也一点没错。
向杨林道过谢,谢浔几人就进了城中去。
中原武风浓厚,又是数千年的古都,不少名门大派根基都在洛阳,比如与谢家同为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家。
依照原本的计划,到了洛阳,灵烟便该与谢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