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叹道:“高煦,你也莫要过分焦虑,毕竟还没有人真的动手嘛。”
朱高煦长吁口气,语气幽幽:“十七叔,有时候侄儿真的想生在寻常百姓家,即便是清苦,却也得平安。哪像现在……”
朱权暗道:“听闻他早些年甚为顽劣,现在确是转了性。不过这性子转得却有些过头,虽然杀敌英勇,心思却是这般弱软,实在不像他的父亲。”口中安慰道:“莫要如此想,就算是寻常百姓,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嘛。
朱高煦点头,不再说此事,话题却自然而然地转至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
后世史书记载,朱权专心黄老,对道典颇有贡献。但这都是朱棣当了皇帝以后,朱权为保自己平安而不得已的选择。
此时的朱权志不在黄老,却多少有些了解,又想着借此开导朱高煦,便与其交谈起来。不想二人竟是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便到了申时末刻。
听到阿札失里已将兵马调度完毕,朱高煦脸色黯然,说道:“十七叔,侄儿此番回北平,不知道以后还能否有再与你相谈的机会……”
朱权想着北平的情势,知道两千兵马实在是杯水车薪,但同样知道自己不应当牵扯其中。当下心中亦是伤感,更有些歉意,说道:“四哥吉人自有天相,你不要太过伤心……”觉得这番安慰实在苍白,又道:“走罢,我送你出城。”
朱高煦默默点头。
刚出府门,护卫千户祝鉴勿勿而来。朱权示意朱高煦先行,自己听祝鉴细说,然后微微皱眉,过了好半晌才问道:“有多少人?”
祝鉴低声道:“大约五百。”
朱权想了想,道:“你带千户所人骑先行,将其驱离便可……”
祝鉴领命而去。
待一切收拾妥当,朱权与朱高煦骑马先行,其后是宁王府护卫精兵百余骑,再其后则是阿札失里所率两千骑兵。
宁王队骑走出,城内普通民众立即回避。朱权似乎看着空旷的街道方才想起来,于是笑道:“高煦,当日随你入城的那两人何在?”
朱高煦面露恍然,说道:“那是侄儿的侍卫,此时都在城门外候着。”
朱权笑了笑,说道:“恐怕不只两名侍卫吧?”
朱高煦故作不解,道:“十七叔此言何意?侄儿此次来大宁,确实只有两名侍卫。”
朱权哈哈一笑,道:“走吧,城外看看去。”说着轻喝一声,让坐下战马加快了速度。
不多时,二人率先出得城门。
此时城门外显得空旷而肃穆,却是自城门始,千余骑兵分两侧而立,手中竖握长刀,形成一条长达数百步的刀骑通道。
而先时城门外的民众商贩则已避至百步之外,远远地围观。
朱高煦似乎有些震憾,说道:“十七叔,何需用这样的场面送我,让我如何心安?”
朱权微微一笑,道:“次番回北平,你任重道远,须得有些锐气和魄力才行,这般阵式,亦是为了给你打劲鼓气。”说罢直直看着朱高煦的眼睛。
朱高煦真是像打足了气,眼神笃定而坚毅,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待二人二骑缓缓走出十数步,从骑兵通道中上前一骑,正是祝鉴,一言不发地随着朱高煦侧后。
又走出三百来步,朱权勒马说道:“高煦,我就送你到此,你好自为之。”
朱高煦笑了笑,道:“十七叔,我以为你还会送我一程。”
朱权摇头道:“本来是想再送送你,不过我改主意了。”
朱高煦似笑非笑,道:“我也改主意了,想让十七叔直接把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