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儒和易轩苦劝董卓之时,另外一边的张远也已经进入了虎牢关,为了防止联合军的探子将自己暴露,所以张远一直都在暗处,他现在只需要等待易轩的消息,一旦坐实就立即按照计划里的那样,将天子以“偷渡”的方式送到联合军阵营里去,如果董卓不愿意呢?
就只能硬偷了,先将生米煮成熟饭,反正董卓失去了天子后,所翻不起什么浪来,难不成还能挥兵杀到联合军阵里把天子抢回来?董卓又不是智障。
董卓很懵逼,他需要仔细考虑一二,要知道董卓的权利欲是很强烈的,想要他放弃这种掌控一切的权势,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可是连李儒都劝他这样做了,这就说明这一条路极有可能是可行的。
他挥了挥手,叹气道:“你们先退下,待我想想吧。”
易轩和李儒不再多说任何话语去劝阻,现在董卓心乱如麻,让他自己想通吧,之后李儒和易轩便边走边畅谈起来,李儒很感兴趣易轩这些年干什么去了,为何不见衰老,但是回头一想易轩乃是修仙之人,不必多问。
“定方贤弟,你是如何判断此计可行的?”
易轩知道李儒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该讲的道理都讲了,李儒还要继续这个问题,这就说明他想知道根本所在,能够让易轩如此笃定的提出此建议的最终根据是什么?反正不可能是因势而判,天下大事瞬息万变,所谓人心难测,谁又能拍着****担保这些军阀真的就不是忠于汉室?
万一自己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岂不是可笑?
“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乱世之相已现,想要重新稳定局势,至少需要一百年,改朝换代已是不可避免。”
李儒一惊,赶忙请教道:“敢问将军,假如真如此计所说,演变为诸侯真争之局,那该我军又该如何?”
易轩眼角微眯,一字一句的顿道:“吕布。”
果然如此,李儒心如明镜,怎会不知吕布是把双刃剑,那种无情无义之人一旦跟着董卓不能在朝堂上耀武扬威,那一定会搞出一些幺蛾子来,当初叛变丁原时,吕布就是觉得跟着丁原舞台太小,才会在当朝宰相的招揽下,毫不迟疑的杀了义父。
加入董卓失去了一人之下的权势,那么要是天子身边的红人也招揽吕布的话,董卓不就成了第二个丁原了吗?
一想至此,李儒急忙请教道:“将军真乃高见,吕布此人性情古怪,反复多端,做事全凭喜好就罢了,可他还贪恋权势。”
说着这里,李儒看了一眼四周,然后凑到易轩耳边,小心翼翼的说道:“实不相瞒,儒有预感,若是董太师来日遭到杀身之祸,十之八九就是吕布招来的,这就是个好高骛远、喜怒无常之辈。”
接着李儒情不自禁的塌下肩膀,满脸无奈的叹道:“当初策反吕布本是为了打倒丁原,巩固朝堂威望,一旦太师失势,吕布必然要反,此人是个天下无敌的将军,但他的心却不是将心,而是枭雄之心,杀其义父丁原何等刀块,竟不讲半分情面,真是太可怕了,也就是董太师为人......”
李儒突然自知失言,赶紧收住差点脱口而出的话,而易轩清楚他想说什么,下一句应该是:“也就是董太师为人暴戾无常,偏好杀戮,所谓物以类聚,他才会如此欣赏吕布,收其为义子,正常情况下,能够被荣华富贵轻易蛊惑就杀掉自己义父的人,根本就不能算人,只是闻到腥味就兴奋的野兽而已。”
不说破,不到破,心照不宣,大家都明白,懂的都懂。
董卓现在不爽吕布都只是因为吕布行事作风太傲慢无礼罢了,还真没到“可能会杀死自己”的那个判断上去,李儒也是无奈啊。
易轩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