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瞻基的侍卫,刘岩回来了,他来了没?朕要见他。”那皇帝朱棣被身旁两个宫女扶了起来,掌印太监小顺子在一旁精心照顾着。
刘岩正暗自惊讶着,听到皇帝唤自己,轻轻地站了出来,双手拱起道,“回皇上,在下早已经到了。”
朱棣坐卧在榻上,身子非常得虚弱,轻咳两声,一双眼眸微微眯着,看着面前的刘岩。
“回来了就好,刘侍卫我家孙儿可好?通辽城攻打的怎么样了?”
营帐中传来一阵苍老的声音,那声音颤颤巍巍,让人听着难受。
皇帝明显已经病入膏肓,连声音也变得嘶哑了。
刘岩站在那里,听到皇帝问话,便答道,“回皇上皇孙他安然无恙,只是……”
他话说了一半,便不在说了,双眼微微抬起,用余光打量了眼皇帝的神色,此时皇帝正襟危坐在榻上,两个宫女轻轻扶着他,生怕他懦弱的身子倒下去。
刘岩瞅了一眼朱棣,便低下头去。
皇帝朱棣看着他好半天,微微扬起一双苍白的眉毛,轻声询问道,“只是什么,刘侍卫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快告诉朕。”
“只是我军在攻打通辽城的时候受到守城的鞑靼军的攻击,我大明军受到重创,所以皇上通辽城到现在还没有攻下来。”刘岩回答道。
“啊……什么通辽城还在鞑靼人的手中?”朱棣脸色大变,很焦急地道。
刘岩看着皇帝难看的神色,情知自己说错了话,便赶紧安慰道,“不过皇上不必担心,皇孙殿下已经顺利将我军撤到鞑靼城外三十里处的地方,并命大军将通辽城围了起来,不出三日通辽城必被攻破。”
“什么?你说三日可破通辽城,这是真的吗?”朱棣听了刘岩一番说辞,一双微微眯缝的双眼缓缓睁了开来,惊讶地道。
刘岩看着皇上异样的表情和身旁文武大臣不屑的神情,肯定地道,“回皇上,在下敢做保证,三日皇孙殿下必可破城,如若破不了城,请陛下治我的罪。”
“刘侍卫,这可是你说的,三日要是通辽城不破,你可真要被治罪了。”皇上还未说话,那站在皇帝身旁的掌印太监小顺子道。
“公公只管放心,到时刘某必说到做到。”刘岩见小顺子上前来插话,双手拱起朝那小顺子作了一揖道。
那小顺子看着刘岩还要再说,本要上前来在说道一番,没想到皇上却艰难地伸了伸虚弱的身子,在那宫女的搀扶下,操着一口嘶哑的声音道,“小顺子,你且退到一旁去。”
“是,陛下。”那小顺子本来站在皇上身边趾高气扬的,这时听到皇上吩咐便退到一旁去了。
营帐那随着朱棣一片静默,群臣都不敢说话。
刘岩站在群臣中,看着那皇帝身旁的小顺子,不经感叹,也许在这营帐内也只有这个小顺子敢插皇上的话了,因为他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而且在这大明,朱棣对于太监可是足够器重的。
以前有个随皇帝靖难之役时立下汗马功劳的郑和,原本姓马,被皇帝赐了郑姓,还封了内宫监掌印太监,这内宫监掌印太监可不是一般的太监,它是宫内十二监之一,专负责宫内各种建筑材料,宫殿修缮,皇家陵墓的建造,等各种工程,是一个宫中内廷的衙门,仅此于十二监之首的司礼监。
只是刘岩进宫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个郑和,虽然没见过,他的大名可是在坊间和官场传遍了,听说他在当今皇上朱棣刚刚登基的永乐三年,就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当时可谓是声势浩大,光大船就有62艘。
刘岩想起这个郑和,便浑身充满力量,这个郑和据说连下西洋六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