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孔融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后,就一直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可谓是尽公尽职业,很快便检举了朝中不少贪官污吏,而这些贪官污吏却多为宦官的亲族。
当时,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只是很明显,宦官势力身为皇帝的心腹中心腹,孔融这么检举,效果是根本不大的,而事情传到司徒杨赐耳后,这位登上三公中司徒位的外朝士人,竟然也对对孔融所检举之人上书弹劾,摆明了他的态度,即使知道那些人是贪官,也不要求手下去找他们的麻烦。因此,才会有孔融刚才对司徒府、对司师徒杨赐的讽刺。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七世祖霸,为元帝师,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尉
……辟司徒杨赐府。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之。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卿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摘选自《后汉书》
“宋国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摘选自《左传襄公十七年》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摘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