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汉末皇戚 > 第四百三十四章 仆不如也

第四百三十四章 仆不如也(1 / 2)

弘农乃故秦的函谷关,汉时的旧函谷关,看着难受,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若得关中,控扼此处,则只需少许兵力驻扎此地,即可守住不失,之后专注提升国力,屯兵积粮,等待天时,待时机一至,出关必所向披靡。

先秦战国时,无论六国伐秦或者五国讨嬴,皆溃于函谷关下,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而秦攻中原,却势如泰山压顶,防无可防。反之,若中原关东六国得了此处,则取八百里秦川易如反掌,如探囊取物般,守无可守。

望着如今面前的残破城墙,伏泉暗暗感慨,谁也想不到千年之前这座关中百姓心中的雄关,如今只剩城墙屹立,却是再也不能恢复往日气势风采,实在令人唏嘘。

汉时有这么一种说法,传流颇广,言道西汉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

伏泉自诩如今颇读兵史,自知此论大为荒谬,武帝何等明主,纵穷兵黩武,将文景二帝所留国力耗尽,却也不会因此事而贪恋臣下钱财而下此令,之所以如此,而是有着国策转变的原因。

当年汉高祖开国后,定都长安,理由是关中可以”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因汉初分封异姓王,国有大患,不可不防,后来随着汉高祖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尽败诸王,接着便有“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以亲王镇守国土,孰料又有七国之乱。

而这汉初的乱局根源就在于朝廷只能控制关中,汉武帝一世雄才,自然有所思量。因汉朝之本在关中,关中与关东分界在函谷关,因此,关界东迁三百里就是扩边关中。另外,汉武帝时版图已非战国格局,大汉国享有九州大地,再无需凭崤函之险、桃林之塞而守,反而需要加强对关东的控制,距离雒阳仅数十里的新函谷关便是为此而生。

奈何口口相传,举世积讹,三人成虎,舆论难诅,汉武帝这颇具战略意义的举动,反而成就了杨仆的脸面,也是世事无常,甚难琢磨。

进驻弘农,已至傍晚,为了军纪,防止兵士入城难以管控,以及不想暴露大军人数超标的事实,大军便于城外扎营。

伏泉随段颎一起入城,拜会弘农官吏,虽说此战他是主将,可是段颎名声太大,伏泉可不敢真摆上官威风,指挥段颎,所以一直以礼相待,倒是未曾见段颎有何不满。而段颎虽说军事上战术超绝,政治上颇为看不清局势,但是起码也明白伏泉意思,同时还因为他如今转投外戚缘故,在伏泉如此以礼相待的情况下,也是对伏泉恭敬有加,两人之间还算和谐,没有出现伏泉预料中的那样,段颎碍于皇帝和外戚的面子,对自己不情不愿。

入城之后,见过弘农诸官吏以后,伏泉便要求弘农官吏准备酒肉犒军,有段颎和伏泉在,弘农官吏自然不敢怠慢,当夜汉军大军便是酒肉齐聚,使得兵士尽兴,把闯过崤函古道后,不能进入弘农休整的情绪全部一扫而空。

当然,兵士有酒肉,伏泉和段颎这两人自然也不会缺,弘农官吏直接在郡署就办起了酒席欢迎两人前来,然后又换来无数乐伎作陪,一时倒也尽兴。随着夜色已深,无论是段颎还是伏泉都婉拒城内官吏的留宿请求,两人结伴策马出城而去,身后数十骑士紧紧护卫。

“流川为何也不留宿弘农?弘农世家繁多,所训女伎皆有姿色技艺,少年人寒夜孤处军帐,岂非自食苦楚乎?”

路上,段颎少有的和伏泉开着玩笑,似乎也对伏泉竟然能在酒席上面对那么多貌美少女而保持镇定,没有应诺那些弘农官吏的留宿邀请十分好奇。当然,因两人皆为列候,而段颎本人更是食邑为一万四千户的新丰县侯,年纪又足以做伏泉爷爷辈,

最新小说: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父皇,朕杀回来了! 无敌傻太子 太监皇子 质子无敌 大夏钦天监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神话版隋唐演义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