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阀阅汉末 > 第501章 准备

第501章 准备(1 / 2)

高珣目送蔡邕离开后,又拿着酒樽,不断的向一众观礼嘉宾敬酒。这是高珣第一次戴冠参与宴会,所以,他的一举一行,都必须面面俱到。

何况,高珣此时是高家家主,又是朝廷新封的海盐侯。一旦他在这宴会上出现了什么失礼之处,很容易给人留下话柄。说他家族底蕴稀薄,即使是已经贵为侯爵,也只是沫猴而冠。

于是,高珣就像一个谦谦君子一般。每与嘉宾交谈,都是彬彬有礼。即使是吴郡四大士族与高珣有间隙之人,高珣也好像完全忘记了彼此之间,曾经发生的不愉快。也都是言而有雅,行而有礼。

宴会结束后,高珣都一一亲自送到门外。

高珣回到后院,把他要去蔡氏女过门一事,向高父与高氏禀报一番。

《诗经》有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在得到高父与高氏双双许可后,高珣趁着吴郡太守,还在蔡邕那盘旋的机会,立即把刑松给请了过来。毕竟高珣能与蔡邕联姻,都是刑松一手凑成。所以,刑松也算是他的媒人。

刑松对于高珣成亲,要他做媒人之事,自然是欣然答应。他如今还能安稳的坐在吴郡太守这个职位上,高珣的功劳必不可少。

光合七年,扬州黄巾军反贼,在刚起事的时候。如果不是高珣领着高家私兵平定,以当时黄巾军势如破竹的形式,吴郡定不可保。那他当时这个吴郡太守,就必少不了被朝廷追责。

要知道黄巾军反贼被平定后,中原地区的许多郡县的太守,国相,县令、县长不是被朝廷免职,就是被朝廷派廷尉抓入了大牢。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平定黄巾军反贼不利。

所以,为了感谢高珣能让安稳的坐在吴郡郡守位置上,对于给高珣做媒人一事,刑松根本就没有抵触。甚至还向高珣提出,在高珣完婚当然,他还来给高珣当司仪。

对于高珣来说,刑松这个两千石的吴郡太守,能来给他当婚礼司仪,他当然是求之不得。汉代重礼仪,如果高家请的司仪身份越尊贵,那也就表明他对女方的越尊重。这也算是间接给蔡邕长了脸面。

于是,第二日。

刑松就带着高家准备的礼物,亲自上蔡邕的大门。

而高珣则又一次打开高氏的父庙大门,准备好三祭,又是一番礼仪禀告。

《礼记》规定: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同时,汉代婚礼,秉承周代礼仪。

周代婚礼,不仅是华夏历朝历代婚礼的原型,也是后来所有汉族婚礼,在礼制上的集大成者。

所以,汉代婚礼,它包括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婚前礼又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个步骤。而正婚礼包括: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婚后礼又叫成妇礼。它包括: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

舅姑的称呼在春秋战国以前,就是男方父母。

而且,正婚礼又是整个婚礼中的重中之重。不像后世,随着时代的变迁,把婚前礼与婚后礼给消减了,甚至是取消。当然,在一些农村,还有一些这样的习俗。

所以,汉制婚礼的正婚仪式有: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拜堂礼、结发礼。而且都由赞者、司仪、执事等数人主持整个婚礼仪式。

同时,因为周制婚礼不举乐,不庆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婚礼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所以,汉制婚礼也是一样。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妁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

最新小说: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太监皇子 神话版隋唐演义 大夏钦天监 父皇,朕杀回来了! 质子无敌 无敌傻太子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