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月,先是韩卓被何进辟为大将军掾,不久孔伷被袁隗(wěi)辟为司徒掾,这时,孔伷才告诉孔邑接下来的安排便是去雒阳、入太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西周之前称成均、东序、右学、上痒等,前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武皇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学生)五十名,后来不断扩招,到王莽当政时有学生一万人。到了我朝,光武皇帝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立雒阳太学,之后顺帝扩建太学,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再到质帝、桓帝,太学生增加到三万余人,一时盛极。
后来随着“清议”之风渐起,太学生不再埋头读经,也开始关心时事,出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请愿。第一次是在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因惩治宦官势力而被治罪,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支持朱穆,迫使桓帝赦免朱穆;第二次是在桓帝延熹五年(公元162年),议郎皇甫规拒绝贿赂宦官,受到诬陷,被以严刑治罪,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又诣阙讼之,桓帝于是赦免了皇甫规【1】。之后党锢之祸起,不少太学生受到牵连,及至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因朱雀阙出现“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字样,千余太学生被司隶校尉段熲收捕下狱,从此太学生“清议”之风渐息。
东汉太学虽然对学生来源有如下规定:“六百石俸秩以上官员,皆可遣子受业;郡国所举高材明经者,亦有国家所试明经下第者;郡国学明经五十以上、七十以下的耆(qí)儒,经地方选送可入太学”,但是执行起来并不严格。孔邑出身名门,又为韩卓弟子,自然有入太学的资格,同时被孔伷推荐入太学的还有宋敏、孔勖等人,都是孔伷看重的门生,而王兰、刘儁等几人则选择了游学颍川。如今正值黄巾之乱,陈留至雒阳又路途遥远,为防群盗,孔伷扩充了家兵,以来异为统领,霍弥副之,刘绩、田戎被选为孔邑亲卫,追随孔邑左右。来异本来因军功被任命为郡兵军司马,不过为了报答孔伷的知遇之恩,还是选择留在孔家。七月初八,韩卓一家和卫臻等十几个韩卓的门生抵达陈留,然后两边汇合一处往雒阳而去。
雒阳,即洛阳,因在洛水北岸而得名,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曰阴。西周初,周公筑成周城于洛邑,东周时称洛阳,秦为三川郡,前朝高祖初定都洛阳,后迁往关中,到了我朝,光武皇帝定都洛阳后,因为汉崇火德,而“洛”字中有水,不利于火,于是光武皇帝改“洛”为“雒”,从此称雒阳。雒阳作为全国的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孔伷、韩卓一行人从陈留出发,经中牟、荥阳、成皋、巩县、偃师,在十几天之后终于赶到“门开三道”的雒阳东郭(外城)门。穿过东郭门,往西行一里便是阳渠,阳渠上建有七里桥,因距离雒阳上东门七里而得名,而过了七里桥,便是雒阳的东郭区。
正所谓“大都无城”,雒阳城外东、南、西都有较大的郭区,而并无城垣相围,东郭区是从东城墙至阳渠(七里桥),南郭区是从南城墙至洛水,西郭区是从西城墙到张方沟(张方桥、夕阳亭)。大部分平民都居于城外,而且雒阳三市之中的南市、马市也分别处在南郭区、东郭区。雒阳城墙以土夯筑,周长约合三十一里,共有城门十二座,东面三门,自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望京门(旄门);南面四门,自东向西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西面三门,由南向北为广阳门、雍门、上西门;北面两门,由西向东为夏门、谷门。十二座城门统一由城门校尉管辖,每门设侯一人,负责看守城门事务。
雒阳城墙以内的部分称为内城或皇城,因城墙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故亦称“九六城”。城内有南宫、北宫,中间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