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养生中国 > 第6章 中餐里面的养生思维(下)

第6章 中餐里面的养生思维(下)(1 / 2)

孔子对饮食养生有很深的研究,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养生的理论,这些理论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孔子活了73岁,在当时人均寿命只有31岁的战国时期已经是高寿了。

《论语》有一句话很出名:不撤姜食,不多食。如果不是用养生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怎么解释都感觉不准确。这是孔子对姜的养生作用的高度肯定,孔子的著述中讲单独一种食品的不多,把姜单独写出来,可见孔子十分认可姜的养生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姜的养生保健作用无与伦比,姜有六大功效:一,抗氧化、抑制肿瘤。二,开胃健脾、促进食欲。三,杀菌解毒。四,防晕车、止恶心呕吐。五,促进血液循环、驱寒邪。六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民间利用姜治病的偏方数不清楚,姜是中国菜的必备佐料,中国人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姜。中医的药方更是离不开姜。姜的作用堪比传说中的还魂草。

我们对孔子养生理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是空白。孔子的思想有一个系统的养生思想,孔子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养生思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否定孔子思想的潮流,《论语》的一些著述不好解释,一些人利用对孔子言论的片面解释来否定孔子,无知者无畏。《论语》中有许多语言不好解释,有些解释感觉有些牵强,和孔子的本意有很大的差距,孔子的言论如果按照养生思维来解释,很多难点就容易解释。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遏,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解释是这样:斋戒的时候一定会改变平时的饮食,起居也要改变。饮食追求吃的更加精细,吃肉追求更加细美。饭食变质馊臭,鱼烂肉腐败,不吃。饮食的颜色变了,不吃。饮食的味道变臭了,不吃。饮食的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正确的时候,不吃。切肉的方法不合法度,不吃。没有合适的酱,不吃。肉虽然吃的多,但是吃肉的分量要少于粮食的比例。喝酒没有定量,以不喝酒以后不失检点为好。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吃饭不离开姜,但是也不多吃。

这段话应该认做是对孔子日常生活习惯的总结,这段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孔子长期这样做的。有的人认为这段话在《论语》中显得无关紧要,一些人看来是有点多余。解释的人都不愿多解释,大家都是仅仅做文字的解释,有些还出现了不同的解释,但是没有人在意。

这段话都和吃有关系,有人把这些记录孔子的饮食行为的文字当做孔子的缺点,认为这是孔子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追求腐败的剥削阶级生活,成为一些人批判孔子的重要证据。在当时社会生活水平那么低的情况下,孔子却对饮食那么讲究,不是腐败是什么?不好辩解,儒家也都很少讲这段话。

从养生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孔子,这段话不是无关紧要的,在孔子的思想中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论语》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养生首先要从饮食养生开始,没有养生的饮食方式,养生就无从谈起。这段话是孔子对饮食养生的研究成果,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主流饮食习惯。

佛教是一个追求素食的宗教。《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很出名,八戒就是佛教的八条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眠坐高广华丽。七,不装扮、不视听歌舞。八,过午不食。这是和尚的戒律,其中针对饮食的有三条,可见饮食对佛教修炼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很多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也遵守这个戒律,

最新小说: 玄幻反派:仙域最强太子爷! 炼神鼎 长生从丹童杂役开始 赠礼返还:我,玄幻第一舔! 夺嫡:老七饶命,朕不想过头七 仙子请留步 身边人都是满级大佬,这仙能修? 侦探小姐的逃亡日记[西幻] 你不许和训练家谈恋爱 使君她拔了回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