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修)
当天晚上,陈淑兰把新闻材料拿回台里后,几个新闻部值班头头经过商议后,当场拍板,截取演唱会中的几个精彩片段,与后来冲突事件的采访报道合成在一起,在当晚的午夜新闻中先播出。
由于是在午夜,没有多少人看到这个新闻,但是到第二天早上、中午的新闻报道,这段由每首歌只有十几秒镜头和事后简短采访组合的总共4分钟左右的新闻片段,不断的被循环播出。
亚视虽然在丽的电视时代,收视率就一直被无线台压一头,在80年前后最高峰时期,也只是和无线台的收视份额占到4.5:5.5左右。但是这个时期的亚视收视率还是和无线翡翠台有一拼之力的,经常能达到3:7,甚至某些节目更高比例的收视份额,完全不似后世历经几次股权变更后变得只有个位数的收视份额。
这段新闻在早间新闻中播出后,已经引起不少习惯早上开始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的市民的注意,到了午间新闻时段,更多的市民一边吃饭一边收看电视,终于发现了这条混在时政财经新闻后的这件娱乐圈新鲜事。
人们注意到了长达4分钟的新闻片段中,一个带着墨镜的年轻人站在台上,在周围密密匝匝的人群的狂热的欢呼中,抱着吉他,在麦克风前激情演唱,不时做几个引起歌迷更大欢呼的舞台动作。一个个只有短暂十几秒的歌唱场面片段的切换,里面的歌手时而深情款款,时而劲爆热辣,一会像个眼睛清澈的邻家少年诉说着少年淡淡情愁滋味,一会又像个威武汉子,唱着雄浑激昂的旋律。
台下观众更是如痴如醉的随歌手而舞动!火爆的场景哪里像是个普通的街头演唱会!
而且电视机前的观众发现,这个记者口中的街头演唱会,里面唱的歌,他们竟然一首都没有听过!从每首歌短短十几秒的片段中,他们发现这些歌很多首非常好听,一点也不输于现在各大电台、电视台歌曲排行榜中的流行歌曲。至于新闻中报道的演唱会结束时发生的小冲突,他们大多人都不怎么关心,只是对里面的歌非常感兴趣。
看过这个新闻的十几万观众,有的想这是哪个名作曲家新作的曲子?有的想香江的作曲家什么时候又开始流行写国语歌了?有的想这里面好几首歌真好听啊,晚上下班去唱片店问问有没有得卖?有的想去电台点其中一首歌来听听。
有的想今晚我也去庙街那边现场听听。有的性急的,直接打电话到电视台来,想问歌手姓名和歌曲名。甚至有更奇葩的,直接想让电视台再播一次那个新闻片段让他再听一次。
而其中一些业界专业人士,则是评测这里面的有些歌曲的创作风格与现时香江流行粤语歌曲的差异之处,如果投入市场,会得到什么样的成绩!有些则在猜想这是哪个公司在秘密推出的新人吗?不过有哪个唱片公司有这个实力这个魄力,用这么多可当新唱片的主打歌来捧一个新人?
唱片公司和娱乐经纪人则是像嗅到腥味一样,纷纷各显神通派人去查这些歌,以及歌手的背景。有的去警察局打听,有点关系的则是问亚视内部的知情人士,有的是去榕树头广场向周围的人打听。
普通人更好奇的是歌曲,其次才是歌手本人。至于那场小冲突和他后续有没有因为打架被警方拘留,人们则是忽略了,觉得这种事再平常不过了。说到底,他是哪根葱啊?在此之前人们都还没有认识他。不是名人的打架谁会关心啊!
到了晚上六点半的新闻,经过白天的发酵,更多原本只看无线台的人,也来观看亚视新闻节目了,只为亲耳听一下朋友口中的那很好听的国语新歌。一时间,亚视的这个独家新闻报道,吸引了比平时多得多的观众来收看,事后统计,这个时段的新闻节目收视率比平时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