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环视着周围,虽然蜀军身处险境,但大多数的将士还在舍身忘死地拼杀着,诸葛瞻的目光之中,内烁着坚毅的光芒,沉声道:“三军岂可无帅,这么多的蜀中子弟在青阳浦浴血而战,我诸葛瞻岂能临阵脱逃? 如果今日事不可为,当一死以报国!尚儿,你需谨记,无论何时何地,也绝不可负诸葛氏之名!”
诸葛瞻很清楚,自己突围容易,但自己一走,整个蜀军就会全盘崩溃,这样的局面是诸葛瞻最不愿意看到的,他是诸葛亮的儿子,绝不可能背负上一个临阵脱逃贪生怕死的千古骂名,今日就算是战死疆场,也绝不能玷污了诸葛家族的名声。
诸葛尚与黄崇苦劝无果,只得引军向北突围而去。
吴军虽然是前后夹攻,但此刻的包围圈还未紧密,战场之上,都处于乱战之中,诸葛尚和黄崇拼力而战,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太困难,很快地就冲破了吴军的阻挡,向北而去。
刘胤率领的右军在战斗一开始,就遭遇了吴军抚军将军步协的进攻,刘胤并未冒险突进,而是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式,以傅佥的阳安营为先锋,虎步营殿后,虎骑营则置于侧翼,与步协所率的吴军展开激战。
这样的安排刘胤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阳安营虽然补充了不少的新兵,但还是以阳安营的原班人马为骨干的,这是追随傅佥北伐和镇守阳安关的老兵,他们与魏军多次作战,有着丰富的经验,整个阳安营以老带新,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整体的战斗力丝毫未减,相比于养尊处优的虎步营和虎骑营,阳安营的战斗力还是明显地高出一截的。
刘胤以阳安营为突前的箭头部队,担负主战的任务,而虎步营则被安排迷预备军团,随时增援阳安营。至于虎骑营,则被安排到了左右侧翼,虽然邓艾还看不上虎骑营的战力,但对于几乎没有成建制骑兵的东吴兵来说,虎骑营的存在对他们还是有着巨大威慑力的。在与魏军的多次交锋中,吴军就不止一次地吃了魏军劲骑的苦头,刘胤在侧翼摆出一支精壮的骑兵,自然不得不让他们提高警惕,基本上可以断了他们从侧翼偷袭的念想,而且步协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的长枪兵来,专门结成方阵,以应付蜀军骑兵可能发起的突袭。
这样的安排无疑减轻了阳安营攻击时的阻力,在傅佥的亲自指挥下,阳安营奋勇出击,初战便大败步协。
不过刘胤却没有乘胜追击,他并不认为吴军战力会如此脆弱不堪,竟然会到一触即溃的地步,何况吴军的也不是完全无组织地溃败,而是一种井然有序的撤退,这不免让刘胤心生疑窦,这难不成是吴人有意挖的陷井,想要诱敌深入?
在面对多于自己数倍的敌人,刘胤没有盲目地追击,而是命令部队与吴军脱离接触,保持着一箭之地的攻击范围,用蜀军比较占据优势的弓箭和元戎弩对吴军进行中远距离的打击。
按照陆抗的安排,步协采用的是与中军相同的战术,即先诱敌深入而后实施迂回包抄的战术,但步协没想到的是刘胤居然不上钩,只是保持着弓箭所及的攻击距离,不与吴军展开混战,而蜀军在铠甲防护和弓弩上面的巨大优势,让吴军在中远距离作战上大吃苦头。
更让步协郁闷的是,蜀军在左右侧翼布置着虎视眈眈的骑兵,想要用步兵去迂回偷袭骑兵,步协就算是脑子进了水,也不敢有这个打算。面对刘胤滴水不漏的防守,步协简直是无计可施,只能是被动挨打,与陆抗那边风卷残云的战况相比,步协的确够苦逼了。
刘胤没有因为占据上风就忘乎所以,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点疏忽和大意都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何况这场大决战,自己所担负的也仅仅是助攻而已,决定整个决战走向的,应该是诸葛瞻所统率的中军,所以刘胤一直密切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