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在金城驻扎之时,金城的局势还是相当的平静,就连先前滋扰金城的小股鲜卑骑兵此刻都已经是悄然撤退了,毕竟刘胤在一线峡全歼鲜卑两万人的战绩让鲜卑人为之震惊,秃发树机能坐视西平失守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所以金城一带倒是平静如常。
与之相反的是凉州一带战火连天,仅仅在武威,鲜卑人就投入了相当规模的兵力,妄图拿下姑臧,凉州刺史徐武拼死而战,姑臧形势芨芨可危。
在枝阳停留的时候,刘胤当在也没有歇着,秃发树机能为祸凉州十年,连续地斩杀了晋国四位封疆大吏,风头一时无二,但秃发树机能究竟败在何人之手,这才是刘胤最关心的。
历史上的秃发树机能在凉州胜仗无数,唯败仗有二,第一是在咸宁三年败于文鸯之手,第二就是咸宁五年败于马隆之手。文鸯是一位不可多的悍将,纵观整个三国时代,也只有吕布赵云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只不过吕布赵云生活的那个时代与文鸯相差甚远,让人无法看到这些强者的强强对抗。
文鸯的一生,可以用悲壮来形容也不为过,文家与曹爽相厚,这也是后来文钦文鸯父子叛魏投吴的主要原因,文鸯在淮南之役中,大放异彩,单枪匹马在千骑阵中纵横驰骋,斩敌上百,进出六七次,追骑莫敢近,这一胜举,估计也只有赵子龙在长阪坡的七进七出可以相提并论。后来受诸葛诞的迫害,文鸯又复投魏,正因为有这一反复的“劣迹”,终其一生也未能得到大用。
秃发树机能在凉州叛乱,朝廷已经是焦头烂额,再也派不出什么良将了,最后司马炎无奈地命令文鸯率兵前去平乱。文鸯果然也没孚众望,临危受命,迁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击破秃发树机能,迫降胡人二十余万,名闻天下。但尽管如此,文鸯仍没有得到司马炎的重用,在八王之乱寂寂无名地死去了。
文鸯太过勇烈,确实没有什么可比性,刘胤想到的破鲜卑者,乃是西晋另一员名将马隆。
马隆是秃发村机能叛乱的终结者,如果论武力值,他和文鸯一点可比性都没有,但马隆仅仅只率三千余人,就敢深入河西走廊,与拥兵数万的秃发树机能进行决战并大破之,一举书写了一断辉煌的历史。
刘胤知道马隆并非是象文鸯吕布那样的赫赫勇将,他之所以敢孤军深入河西,那完全是有所倚仗的,所倚仗之物,就是偏厢车。
偏厢车其实并不是马降所发明的,而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首创的,当初诸葛亮深感魏军之骑兵强大,为了寻求破敌良策,才发明了偏厢车。
偏厢车故名思义,就是一种只有单面才有厢体的车辆,四轮,可人推马拉,厢体上孔眼,供射箭刺矛之用。使用时依八阵图的方位将战车联结,便可形成一道坚不可摧防御阵型,能够有效地抵挡胡人骑兵的冲击。
不过偏厢车的发明是在木牛流马之后,其时诸葛亮已经是命不久矣,故而偏厢车在军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后诸葛亮时代,蜀国的那些领军人物似乎并没有看重诸葛亮的一项发明,或许这件半成品再也无缘现世。
马隆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诸葛亮遗下的关于偏厢车的设计图纸,这位与马钧同姓的魏晋人尽管没有马钧没有那大的名气,但在兵器革新方面,确实是独树一帜的。马隆经过改良,研究出了新一代的偏厢车并投入批量的生产。
正是倚仗着这种防御极为完善的战车,马隆长途行进一千多里,且战且进,鲜卑人如飞蛾扑火妄图冲破这些偏厢车,但最终却是失败了,损失惨重。马隆也正是凭借着偏厢车,最终击败秃发树机能,平定了凉州之乱。
刘胤此次进军,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这种偏厢车了,好在这种东西是诸葛亮发明的,这也给了刘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