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前往美国的代表团,杨林派出了于东华带队,他除了要和美国互联网产业界商谈未来的合作外,还要出席F.M.G.A公司的成立仪式。
F.M.G.A公司已经筹备了将近四个月,总部将设在美国硅谷,未来的管理团队将由四家母公司分别派出。
杨林也已经拟定了一份派往F.M.G.A美国总部的工作人员名单,他们将跟随于东华前往美国,直接进入F.M.G.A公司总部工作。
而就在国际媒体因为中美两国在互联网产业的合作而沸沸扬扬的时候,2014年5月26日,业界期待已久的矩阵语言开发者大会在江城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矩阵数码正式向外界公布了矩阵语言的开发工具包,随同公布的还有矩阵语言的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学习资料。
这些资料一经公布,便迅速在业内引起了轰动。
或许在普通人眼中,矩阵语言和那些天书一般的C/C++语言、JAVA语言没什么驱别,但是在专业人士眼里,矩阵语言的出现在技术领域都算得上是一件革命性事件。
特别是里面所叙述的那些经过革新之后的人工智能算法,更是吸引了全世界数学家以及计算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们高度关注。一时间,全球各大顶尖的计算机科研机构都沸腾了起来,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开始研究起这些算法。
随后的几天,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各国的科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们就越发地感到矩阵语言的艰深和精妙。也就越发惊叹于矩阵数码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研究的深入程度。
虽然业内已经沸反盈天,但大部分人对矩阵语言的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毕竟相比于MatrixOS操作系统直观上给人的震撼,矩阵语言这样纯技术性的资料给人的感觉就相对一般了。
网上的讨论也仅仅局限于杨林的粉丝以及计算机爱好者之间,倒是那些计算机媒体,每天都会出好几篇关于矩阵语言的相关报道,向公众科普这款语言的巨大意义。
这种做法对提升公众关注度非常有限,当然了。杨林也没指望矩阵语言的发布能引发全球公众热议。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一件事的发生,却突然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就在矩阵语言发布一周后,美国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上市,这一期的周刊中,封面人物赫然就是已经蜚声世界的杨林。
这样的待遇还引发了中国媒体不小的关注,不过以如今杨林的身份地位,登上《时代》封面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大家讨论一番也就过去了。
但问题是这一期的文章!
《时代》周刊虽然将杨林放在封面人物上。但并没有对其做专访,可他们却选用了一篇由2014年图灵奖得主Micheal Stonebraker写的文章,从侧面评价了Mix指令集和矩阵语言的巨大意义。而在这篇文章的最后,Micheal Stonebraker认为,矩阵语言的发明者杨林有资格问鼎图灵奖!
这下子,媒体炸锅了。
或许因为在这之前。杨林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就太过成功。或许是因为杨林太过年轻,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忽略了矩阵语言上蕴含的学术意义。
因此,当Micheal Stonebraker认为杨林有资格获得图灵奖的时候,居然都愣住了!
要知道图灵奖可是号称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专门用来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人。
图灵奖对获奖条件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