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二伯的讲述,王文远才知道为什么二伯一听到他要来修路这么高兴了。
城关镇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怎么说呢,城关镇一共有36个自然村,这36个自然村中刘姓村子占了17个,剩下的村子,多数姓崔,然后就是李和赵,再就是多数姓氏共居的零星个村子。
这17个刘姓村子占据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其次就是那些个崔、李、赵姓氏的村子,剩下的多数姓氏共存的村子都是在最边缘的地方。
莲台村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村,整个村子都姓丰不说,就连整个莲台山也就这么一个村。
城关镇是如何形成这么个局面的,王安邦不知道,王文远就更不知道了。
但是正是这奇怪的格局,形成了王安邦面对的困局。
城关镇的老书记叫刘得生,土生土长的城关镇人,退下去后,王安邦接任了刘得生的位置,外人看着王安邦似乎是得了很大的便宜,但是只有他自己清楚,他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潭中。
城关镇党委会,一共九个人,刨除王安邦自己外,剩下8个人里,5个姓刘的,2个姓崔的,1个姓李的,虽然没有姓赵的,但是办公室主任姓赵,这些人,全都是城关镇本地人。
除了这些之外,乡镇七站八所里所有的人都是这些姓氏的人。
看到这些,傻子都知道王安邦遇到了什么情况了,他彻底的被架空了。
王安邦在任职的这四个月里,什么都没做,但又做了所有的事儿,他什么都没做这事儿很好解释,甚至不用解释大家就都明白,他做了所有的事儿,这也很好解释,原因就在于所有的事儿他都点了头,他都签了字,这就是为什么他做了所有的事儿。
四个月的时间,王安邦也终于明白了,刘得生之前的那些人是如何做这个书记的了,就是个人形图章而已,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人一到点,立刻就调走且不论位子好坏的原因了,但凡有点志向的人,都不可能在这里虚耗光阴。
若是以前的王安邦,可能就会安心的当个人形图章了,可自打刘红军成了县委书记,大哥被刘红军提拔成了财政局局长,他也因为刘红军的赏识而成了城关镇的党委书记,被他藏起来的雄心壮志又回来了,他想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来证明刘红军没有看错了他。
而且他才41岁,他还有的是进步的空间,他甚至幻想着能以厅局正职退休。(厅局正职多指市委一把手或者市政府一把手,其次指省各厅局一把手。)
这次王文远提出出资修路,一下子就让他看到了曙光,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就在于,这条路,若从镇政府开始修,修到莲台山,若直着修,就不会经过三个姓崔的村子,可倘若稍微拐个弯,不仅能经过三个姓崔的村子,还能经过两个姓李的、两个姓赵的村子。
这个年代里,到处都贴满了什么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修路不仅能够让当地的经济腾飞,更是一桩大政绩。
这路是他王安邦的侄子出钱修的,想抢他王安邦的政绩,和痴人说梦差不多,政绩捞不到,就剩下致富了,路从哪个村子头过,自然就是哪个村受益最大。
城关镇这些乡党委成员们,都是本地人,若是争取到这路从他们所代表的村子走,那声望绝对冒着泡的往上涨,可要是没争到,眼看着从别人村头走了,那指着你鼻子骂的绝对不在少数。
……
王文远苦笑着道:“二伯,想不到你过的这么难,我还以为你算不能过的逍遥,起码应该能说的过去,掌控个乡党委会就是时间问题,可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副局面!”
王安邦苦笑了一声,摸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