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说堪称“完美”。
吕文焕及其兵团向忽必烈立下忠诚的誓言,并自然而然地申请担任下一轮伐宋之战的尖兵。而蒙古方关于吕文焕等人“变节”、“背叛”一类的论调或评价,几乎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
而吕文焕的这次“变节”,决定了整个南宋的命运。
在蒙古大军进攻之前,南宋的防守便已经开始呈现出瓦解的态势。不管怎样,由于抵御蒙古军进攻而在南宋国内名声很高的吕文焕得到了蒙古人的优待,并乐于为蒙古人效力,这一点无疑成为最好的示范。
随后,蒙古大军势如破竹,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战线从淮东到四川,覆盖了整条南北国境线。如果说襄樊之战是“点”的攻防的话,那么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之后,就变为了“面”的攻防。咸淳十年(1274年)正月,蒙古军在鄂州不战而胜,全体南宋守军向蒙古人打开了城门。蒙古军统帅伯颜给予降军很高的礼遇,并让其各自留任原职,同时严厉告诫自己军队的将士,不许掠夺一分一毫,不许伤害一兵一民,就这样,鄂州及其周边被伯颜悄无声息地吸收过来。自此,蒙古首次获得了长江以南的落脚点,并且是极其重要的落脚点。
咸淳十一年(1275年)三月,南宋宰相贾似道孤注一掷,亲自督师来到芜湖,此时南宋尚有2500余艘战舰,但军队已然失去了统一指挥和战斗欲望。伯颜先派蒙古骑兵来到长江两岸,接着使用战舰发动猛烈攻击。南宋军队很快乱了阵脚,大将夏贵第一个逃跑。错愕的贾似道鸣金收兵,试图阻止逃跑的士兵,但无济于事,全军瞬间崩溃了。南宋的命运也自此终结,贾似道因为战败而被追责,在流放的途中被杀死。
伯颜大军自鄂州出发以来,没有进行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便最终到达了南宋都城临安。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南宋朝廷与皇室向蒙古军开城投降,这次投降异常平静,很多临安百姓甚至不知道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