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申时行宽厚待人,极力维持自己在百官中的威严,但好惹事更不怕事的言官们并不买账。他由张居正拔擢,视为心腹,言官们重新得势后攻击死去的张居正时总少不得枪里加棒地捎带上活着的申时行。万历十五年的高启愚案让忍无可忍的申时行与言官们站到了对立面上。当时,有御史丁此吕参劾礼部右侍郎高启愚万历六年在南直隶应天府乡试出的题目《舜亦以命禹》是给张居正的劝进表,以舜禹典故,暗示皇帝应仿效舜帝,禅位给张居正。且不说张居正都死了五年,还把万历六年的陈芝麻烂谷子抖出来,其心可诛,给的理由更是捕风捉影,十分牵强。说到底,这不过是言官借题发挥,为求搞臭张居正而不择手段了。问题是,高启愚是申时行的亲信,申时行无法容忍,反唇相讥,引起言官的群起攻之。时任都御史的石星亦感丁此吕的弹劾站不住脚,所以选择了支持申时行。此事最后以丁此吕等言官遭外贬、高启愚罢官回家终场。
然而,对于皇帝,申时行确有谄媚阿上之嫌。譬如,他投其所好,对祖制中的经筵动了手脚。以往,讲官与皇帝是面对面授课,申时行改作上呈讲义即可。如此,经筵制度名存实亡,讲义呈上,谁知道皇帝读不读?再如,他还纵容皇帝,使得奏疏留中成为常态。臣子上了奏疏,皇帝必须及时批复,也就没有闲暇耽于逸乐了。所谓“留中”,即留下既不发还,也不批复,臣子没准还以为皇帝在慎重考虑自己的建议。仅凭这两条,申时行在士林中的口碑不甚好。是故,石星方才起疑。即便申时行在请储奏疏上签上大名,也不会让自己的形象出现根本性的改观,相反,僚属们只会认为这是内阁首辅理所当然要去做的分内之事。
曾同亨也不急着让石星表态,就主动请辞:“拱辰兄,中秋佳节团圆时,我先走一步。改日你我再叙谈此事。”
石星如遇大赦,他既不想应允下来甘冒得罪皇帝的风险,也不想在老友面前丢了风度,继而被同僚视为不可靠的人。曾同亨知他谨小慎微,也不多加为难,算是主动放他一马。
石星待他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工夫,也急匆匆离了兵部衙门。从衙门到宅邸这一路上,石星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两个问题。其一,曾同亨说申时行会在联名奏疏上签名是否属实?其二,设若申时行当真掺和进来,自己又该持何立场?作何举动?
关于第一个问题,石星不敢轻信曾同亨。尽管深知老友不是个信口开河的妄人,但兹事体大,谁敢说曾同亨一定架得住于慎行的蛊惑和撺掇?既然申时行没有表态,又如何保证会在奏疏上签名?反过来说,既然都敢签名,嘴上一说又何妨?至于第二个问题,临到家门前,石星总算想通了。
不管申时行是否参与此事,自己都没有必要插上一脚。申时行就算惹了皇帝不高兴,堂堂首揆岂能说免就免?不过,个把堂官儿就未必这么客气,杀个鸡儆个猴还是大有可能的。至于同僚们那边,石星亦盘算好了说辞。新尚书履新不过数日,实在不宜行此险招,任谁也难以拒绝这个合情合理的托词吧?
如此一想,总算释然。石星带着如释重负后的轻松愉悦心情走下轿子,回到了家里。只是,刚摘下乌纱帽,还没等换下官服,袁德荣就已经巴巴地跑进来道贺了。
“贤婿老爷,恭喜恭喜!工部、户部,如今又是兵部,做完兵部尚书,也该进内阁捞个阁老做做了。”
乍一听‘恭喜恭喜’,石星还笑容满面,待听到后头,他的笑容稍稍凝滞。德荣有心拍马,却拍到了马蹄子上。阁辅并不全凭政绩上位,还得看出身。每科进士殿试后,都会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被选入翰林院充任庶吉士,或编纂史书、或为皇帝拟诏、或为皇帝讲经。虽无明文规定,但自英宗时起,‘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已成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