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动心。
毕竟这么一个情况,也算是为张嘉师增添不少实力。毕竟后世的白山黑水,同样也算得上是沃野千里。
很可惜,白起的提醒让张嘉师不禁静下来思考,自己这样做的得失。
固然,跟匈奴人瓜分东胡,确实是相对于有利。但是大秦帝国根本就没有做好占据东胡人土地的准备。
别的不说,张嘉师也不可能在大秦帝国有可能遭受到匈奴人轮番骚扰或者是甚至是遭遇到匈奴人全力攻击占领东胡地区的时候,安心发展自己的占领区域。
毕竟就算是张嘉师自己打算修长城,恐怕都没有这种时间。
这也是张嘉师最后不得不选择的“资敌”方案。
让匈奴人实力过于强大的话,根本不符合张嘉师以及大秦帝国的利益所在。因为一个吞并了东胡的匈奴,可不是一个能够轻视的对手。
这也就成为了札别赫还能够在这个时候,集中最后的力量,坚持到秦军官兵前来支援的最重要原因所在。
……
战场的走势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秦军官兵逐渐加入到主要战场而发生改变。
先前北上的秦军弩战车部队,虽然没有直接接入东胡人以及匈奴人的胶着战场,但是凭借其充足的箭镞数量以及远超于大部分匈奴人射程的实力,让秦军官兵得以成功破坏了匈奴人的进攻阵势,为东胡人的战场动态得以维持而有着相当大的功劳。
但是仅凭着苏角麾下的秦军官兵,就算是跟东胡人残部联合在一起,都不可能在这一战当中,围歼匈奴左贤王部队主力,毕竟双方的人数差距还是太远了。
苏角一开始的打算也没有全歼匈奴人或者是重创匈奴人主力的计划,他的打算是让匈奴人知难而退。
但是眼下的这种战场局势走向,对于苏角而言,也是有点为难。毕竟他也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官兵会因为救援东胡人而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这并不符合他的思维以及接下来的战况走向。
对于大秦帝国而言,东胡人有必须要存在的重要性,但是不代表大秦帝国需要为了这个基础而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
固然,张嘉师心中已经接受了这种有可能付出惨重代价的可能性,但是他忽视了作为一个指挥官,对于自己麾下官兵的重视的基础。
苏角并不是那种罔顾官兵性命的指挥官,同样也不是那种悠游寡断的军人。
在《资治通鉴》当中有着这一部分的描述:
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苏角很清楚在巨鹿之战当中必败无疑之后,知道自己若是让官兵留下,必然会遭受到凄惨的下场。
在想到了这一点之后,苏角与王离渉间两人商议,决定突围。但是无法得到两人的响应,最终只能够率领部分断粮的北疆军团官兵突围。
但是苏角突围失败,最后战死在诸侯联军的围攻当中。
而王离则是在随后的战斗当中被俘虏,渉间则是自杀。
……
在张嘉师原来所在的世界当中,有关于王离此人的一些争议:
有说“王离先章邯到了赵国”。理由是王离经太原,出井陉而东,于秦二世二年头几个月内,“入邯郸郡境,迫近信都”,“这年后九月王离军围赵王歇于巨鹿”;下个月,也就是二世三年十月,章邯才“北入邯郸”,“之后,章邯军巨鹿南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