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无崖的开口,一场上古时期的伏魔之战展现在了赵铭的眼前,浮现在他的脑海。
当初第一次的伏魔之战道门一脉并未参与,而导致佛门之人几乎全部陨落,也正是因为如此,第一次伏魔之战的结果虽然是挡住了魔族,但也是惨胜。但是却因为如此,导致这一场战役胜的并不彻底,还有残余下来的魔在神州大地上蛰伏下来。随着第二次魔族入侵,这些隐藏的魔浮出水面。
第二次的伏魔之战正是神话故事中的封神之战。当时的道门分为三脉,分别为元始天尊的阐教,灵宝天尊的截教,以及道德天尊的道教。当时的截教势力最为强大,几乎是万仙来朝的局面。道教不过寥寥几人,阐教也才区区百人不到,而截教却有足足万人,所以万仙来朝的局面是没有一点夸张的说法。
道教收人全是老子心血来潮收的弟子。而阐教的弟子无一不是身名显赫之人,注重出生。而截教收徒却是什么都不看重,只要人品过得去,便来者不拒。所以截教的弟子之中三教九流几乎全都有,身名显赫之辈有赵公明,闻仲等,而一些出身并不好的也有,例如被阐教所抛弃的申公豹...之类。但是截教的众位师兄弟之间的关系特别好,比一家人还要亲。
不然申公豹又怎么能够在背离天道的情况下请到那么多人相助。
当初第二次的封魔之战爆发正是商周时期,正是小说和神话传说中的封神之战。然而与小说和传说之中不一样的却是导致这场战役开端的却并非是纣王。初时的纣王可不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甚至是一代英雄帝王。
魔族的第二次入侵比第一次还要突然,准备的更为充分。因为有第一次残留下来的魔蛰伏隐匿,里应外合之下神州大地几乎瞬间沦陷三分之一。而这一次道门中同样没有反应过来,挡住这批魔族的正是纣王的军队。只可惜纣王之后无法承受住魔族力量的诱惑,甘愿入魔。这便就有了后来的武王伐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来形容当时的局面最为恰当。当时的武王几乎是以势如破竹之势击溃了纣王前来讨伐的军队。
而当时的道门三教同仇敌忾,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申公豹居然也是同纣王一样的由人入魔之辈,截教中的人多数都被他种下了魔种。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之中,这群人的突然反水造成了伏魔阵营重创。这一次的伏魔之战差点就此失败,不过幸好,道门之中还是有很多出色之人。例如南极仙翁,多宝道人...广成子等十二金仙,这些人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之后才止住了溃败之势。而也是因为如此,截教之人在伏魔之战中见如同亲人一样同门师兄弟被魔化便也退出了伏魔之战,因为如果继续下去就必将面对自己的同门。与亲人斗法他们无法做到,所以便一个个退回各自修行的岛屿,避世不出。
而当时的截教教徒看着同门多人被道教和阐教之人斩杀,心中十分悲痛。尽管大部分人避世不出,但也还是有一些人有着别的想法。那些人的想法便是哪怕那些同门被魔化,还是相信能够有解决被魔化,能够让他们再次恢复正常办法。可是他们提出的意见却被阐,道两教否定。
因为当时的阐教见截教势大,便想削弱其实力,所以这么一个能够名正言顺的杀掉截教之人的机会又怎么会放过呢。而道教之人生性淡泊,怕麻烦,与其说苦苦寻找解除魔化的方法,倒不如杀掉一劳永逸。所以当时截教之人提出来的想法,被阐教否定,而道教也是做出了默认了阐教想要杀掉那些魔化的截教教徒的想法。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了截教之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为了不让阐,道两教之人对那些魔化的同门下杀手,而和阐,道两教对立,其中就包括了灵宝天尊的大弟子赵公明。这个人极重义气,更是把那些师弟师妹们当做亲人对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