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区开始有人吐槽十四岁少年让人找不到代入感的问题,相信这可能是一个大槽点,在此统一说明一下。
本书之所以要把重生的岁数定在初中时代而不是更大,是有原因的。
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父母、老师们给孩子讲得最多的一个概念就是“人生的转折点”。
这是很有道理的。
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在我们小学的时候,还不用面临太多的选择,所以没有什么太多的人生转折点之说。
到了初中,面临选择的就多了。
比如说,你明明可以选择考高中的,却选择了考中专(在80-90年代初的中专生是很吃香的),那你的人生走向就完全不同。
再比如说,一个学习不错的孩子,明明可以选择认真学习,却偏偏选择了走向社会,人生的走向也截然不一样。
可以说,如果要论人生的转折点,其实初中时代的选择是最关键的,而且选择还不多,经常是非A即B,选择后的人生走向就完全不同。
如此说来,既然本书的定位是重生无悔,那最好就是从转折点最关键的初中时代开始。
这正是本书之所以选择重生于初中时代的重要原因。
两世人生,不同的人生走向,不同的结局。
还有,本书的定位不是完全的爽文,而是一本充满温情的年代文,所以初中时代那些最纯最美好的回忆老黑也觉得有必要去写一下。
说实在的,如果单论好不好写这一点,20岁以后的内容要比14岁好写多了,但既然本书的设定如此,那老黑就不能因为畏难而去放过这一比较难写的阶段。
当然,能不能写好得看老黑有没有那个水平,希望能尽量让大家满意。
至于那些非要寻找代入感的书友,你不妨把你自己的记忆放回你14岁的时候,这样就与书中的少年重合了,代入感也就有了。
谢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