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枣庄台儿庄,都有从徐庄迁移的人家。先说回民兄弟,据说徐庄镇米山顶的清真寺建的最早。枣庄、台儿庄深丘继后。再说汉族,房氏家族,在枣庄市市中区渴口镇郭村,台儿庄区邳庄镇旬庄村,都有从徐庄镇陡山头村走出去的房氏人家。还有李家、韩家……在枣庄,疙瘩埠、褐沟村台儿庄区邳庄镇,大黄庄,小黄庄村都有从徐庄镇走出去的人家。其他的张、王等也有。向北梁丘有徐庄的亲家东头陈家陈永元家。还有其他的亲戚可是不少。从徐庄、枣庄、台儿庄的气候,口音。从老百姓以吃煎饼为主食,有时还会用煎饼卷大葱,辣椒豆子老咸菜。从表叔爷们到一块,好开玩笑。操办红、白事谁家的事都当成自己家的事去热情的帮助。从点点滴滴的人际关系整体上的风俗习惯表明。这一方土地是一脉相承。有着浓郁的乡情,亲情,乡音,乡土气息。这一方人的流动迁移大都是出于生计之举。老俗语:“添人不添地,越过越不及。”山里的土地大多是梯田。年久失修,洪水总是冲走,毁掉耕地。地越种越少,人口是越来越多。生活一年不如一年。死逼着得走人。一般都是家庭的老大出走,走了之后,站稳脚跟。再向外牵动其他的人。最小的一般都在家里和父母,长辈们一起。这是家族的潜规则。可以理解为家规。如果一家有弟兄五个那是“家有长子,国有大臣。”这家的老大和老小一个得动嘴,一个得跑腿。长辈如果实施关于家庭的某种意志,嘱咐给老大,老大接过指令,按照程序,先找老小,一碰头。老小就把老二,老三老四召集过来,开会吧,阐明主题。五个人有三个赞成就算议定成立。有不同意见先保留。然后在经长辈们定夺。确定之后,老大以身作则。全家老小都得执行。那一帮老婆孩子吵吵呼呼。这是老五的人马了。老五可是个实权人物。手头上有人的使用权。所谓的家长制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公平竞争,同心协力。当然有的家庭也有哥一个、两个、三个都有也都说了算的,各自为政,分头行动。总之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个家长制是一些家族的家规。有史以来为家族的生息,生存。担负了相当的责任,可以说是真理。奠定了一个民族永不言败的基石。没有在一个家庭当过家长的人根本不能理解其中的五味杂陈。徐庄、枣庄、台儿庄是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生存空间。先说说枣庄;枣庄的北面有卓山、柏山。向西到三家林仍有起伏的山峦。南面有山阴南山、棠阴北山万庙石榴园。永安镇的九顶莲花山。一直向西到常庄仍是山峦起伏。这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中间跨度大概有三十华里。东高西低。从上道沟到沙河的河道一直向西流入微山湖。也有个百来华里路程,就是这片百来平方公里的平川下面,蕴藏着煤、铁、天然焦、焦宝石等矿山。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京杭大运河在西南方向的边缘转了个大弯在台儿庄折向南去,再加上公路没铁路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台儿庄属于黄淮平原的北端。与沂蒙山区南端形成了一个多度地段。这个地段下面有石膏矿。整体地貌是北高南低,河渠纵横:运河、港口、船闸、码头、古镇……黑土地,黄土地夜潮地交错分布。地方百姓有个顺口溜:”南北略,富银窝贾庄靠着茅道河。旬庄、黄庄盘龙柱,林草疙瘩石佛寺。一派鱼米之乡,风光宿江南,这里的大米是出了名的。徐庄、枣庄、台儿庄一比较,各占优势。天造人设。互补双赢是情理之中单说麦收季节,山里地薄能种麦的地也少,即便有一些也是旱熟,早早的颗粒归仓。这个时候的台儿庄那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又收又种。人手明显不够。如果再赶闹天,那更是个忙,忙得你连觉都不能睡。短工成了最需。即便不打短工光捡地理丢下的也比山里穷苦人家收的多。干这个行当那就归季节工。也有常年在外做生意耍手艺,下矿井的,到运河上当船工也有的用个地平车拉脚力的。人来人往,人连人,亲连亲。有些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