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年又一年,一年四季保平安;年是信仰,年是朝圣。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话都是这么说,如果真没
钱,还真回不了家。一家在几处过年的光景,古来有之。真没钱即便是回到家,唉,这个年……。年关。年
关。年是一个关口。多少人为了年碾转在外头……。‘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
强作愁;而今尝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段词,是谁写的,都想不起来了,
唉,这上了岁数的人,记忆明显的减退,有时就提笔忘字,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恍恍已过花甲之年。‘一
川秋水向西流,转眼白了少年头。青山绿水是我家,离别已有几多秋。’
忽忽回故里,年又来了,年又过了,真是人生如梦。睡梦中醒来,仍然是在异乡为异客,思绪万千……。这
魂牵梦绕的家乡,有述说不完的往事……。徐庄街,在抗战时期,二百多人,常住……。人民公社时期,四
百多人……。**********时期,七百多人……。现在一千多人。在一王六部时代有多少人,没有考证,听上
了年级的老人说,光是六大部,就有二百多人……。那个时节,六大部,周边有五个警卫营,还有各路人马
的代表处,兵器制造厂、商场、五大菜植区、养殖区、三教九流……。这样的人口规模,可想而知,不是个
小数目。那个光景,徐庄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只所以称为‘灯笼地’是有出处的……。
徐庄自从来了太平军,这里成了独立王国,老百姓免交皇粮,一派世外桃源景象……。每逢春节,家家
张灯结彩,到了花灯之节,在太平军的扶持下,根据当地传统,在结合江南的习俗,成立了表演社团;有舞
龙队、踩高跷、赶旱船、杂技、武术、曲艺……。成群结队,聚集到徐庄街,‘灯笼地’好不热闹……。太
平军大力提倡民俗习惯,尽情张扬汉文化,这样的光景一直延续……。
话说到了一九六二年,这个年份,离太平军时代差不多有三代人的时间段,大概是一百年……。那个六
二年的闹花灯之际;在正月十五之前,也就初五之后。徐庄人在孙家大院,这个院落很大,孙家是三间,向
西紧邻又是三间,再向西还有三间,这是断续九间房,差不多有四十多米。向南一直到西大街北墙,就这么
个片片拉拉的大院子……。在六大部时代,是个戏院子、礼堂。到了人民公社时期,设过;铁木业社、后来
成为村里的染坊、铁匠炉,小学……。总而言之是个大杂院。六二年,有翟氏,陈氏、王氏、刘氏、
张氏、李氏、孙氏……。各个家庭、家族的代表,在这个院子里,抄持闹花灯事宜,各尽其事……。有
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有孙家夫妇,担任总指挥,忙里忙外,不亦乐乎……。这些人都是义务
的,他们都图个啥呢?要按现代人的思路,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是不是这些人的祖先就是太平军呢?太
平军的那种忘我的团队精神,又从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崩发了出来;他们要张扬民俗文化,要闹花灯……。
看来,原来一王六部的二百多人,到了第三、四代,仍然是二百多人。太平军没走……。徐庄、陈家、王家
张家、白家、毛家、杨家……,都有独生子女的现相,是信教呢?还是命定如此?俗称单传……。如果这些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