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这应该是夫人亲笔誊抄后制成的,册子纸张类似某种动物的皮革,很明显方便防水耐磨等用途。
魏斌挠了挠头,是夫人故意未把七星秘术誊抄完整吗?想了一会儿也没个头绪,只好又开始从头看去。
武略又分为行军、安营、阵法、城防、攻城、水战(缺失)、兵器等部分,政略有职阶、礼乐、刑罚、农商、通使等等,通文皆是文言文,可能因为篇幅问题,用词都很简洁。
魏斌对政治经济什么的不感兴趣,直接去看武略部分,城防处提到了雄城、山城、关隘、城寨等等,以及筑城时需要使用的角楼、马面、护城河、吊桥、陷马坑、鹿角等等,行军处提到斥候、行伍、辎重、里程、防御等等,魏斌看的很吃力,翻到安营部分,又见提到营防、沟壑、水源、粮草、疫病、营阵等,虽然看的有些懵懵懂懂,但结合之前在五丈原蜀军大营所见所闻,以及平时行军时副将们的安排,魏斌也慢慢悟出了一些道理。
到这时,魏斌才感到行军打仗是那么的不容易,每天居然只能走五六十里地,大军出发乃是分很多路,行军的队形安排,斥候哨探的侦查,前营的开路安营功能,辎重的分配,安营地点的选择,防御的准备,军帐的布局等都是各有讲究的,几万人的吃喝拉撒都是很大的问题。
自己之前所领多是骑兵,而且不过数千,况且骑兵速度本就是轻装前行,也比较幸运没遭到过袭击,还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到兵略之难处,现在才愈发感到这行军打仗是个庞大的工程,而且按照此策所述,几万人的行动规模就已经是比较庞大了。
魏斌暗暗骂道,md史书上那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大军的岂不是难透了,搞不好也是有水分的。
魏斌把感兴趣的行军、安营、城市攻防等部分都读了一遍,阵法部分看了看倒是没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又翻到兵器部分,这才发现不是介绍兵器怎么制造的,而是记载了一些常见兵器的使用方法。
这下可来了兴趣,魏斌不顾车马颠簸,翻看起来,刀、枪、锤等等都有,最后一个是剑,魏斌惊喜的发现关于剑的部分,居然写有一套简单的剑法。粗略的读了一遍,大意是此剑法乃诸葛亮自创的一套用于修身养气的剑法,注重修养气息和锻炼体魄的,想想也是,丞相堂堂大儒风范,但看起来身材却是那么帅气,肯定平时是有练剑的。
魏斌现在很需要这种介绍基本招式性质的“科普性”剑法了,仔细看去,里面详细介绍了如何打坐修养精神,倒是有点类似后来的道家佛家的普通打坐功夫,重在冥想和精神修养,后面则介绍了基本的剑招,包括刺、劈、撩、截等等动作,虽然没有图,但解释的还比较详细,魏斌结合之前的几次实战经验,尝试着理解这套剑法的精要。
其实魏斌一直以来都在考虑自己的武功问题,关于魏延以往所会的招数记忆肯定是都没了,唯一还在的就是强健的身躯,和一些肌肉记忆了,也就是说基本做什么样的攻击和防守动作,自己的身体基本不会有不能做到的,只有自己还未想到的。
魏斌观察过柳冰的出剑方式,以及后来在都城时赵广的剑招,女性出剑阴柔,力道不如男子,往往走危险的路数贴身格斗,这时的应对就不能以险对险,而应当化繁为简,用最简单的防御动作或挡或格,任凭你惊涛骇浪我自巍然不动,要不了多久就会适应对方招式,即可加以反制。
赵礼的剑招要精妙很多,加上他身形偏为削瘦,剑路结合男性阳刚和女性阴柔的成分,就如当时对阵数个长戟刺来时的动作,自己虽然也知道对方的优势,但不知道以何方式去破解,因而只能挡两个长戟,第三个就拦不住了。而赵礼却可以主动出击,创造性的以头盔掩护左手去格挡锋利的长戟锋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