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戎山间,先锋敢死营的十个纵队,每队军头带五十兵,正屏住呼吸,静静的望着山下方七佛大军的动向。
大家都进入了亢奋的状态,紧张、恐惧、兴奋、无奈。唯独李未奢趴着好似睡着了一样。
见其他军士匍匐着向前移动,韩世忠移过来,拉了一把李未奢,说道:“想什么呢?”
李未奢答:“没想什么。就是觉得咱们这样不值得!”
韩世忠:“此话怎讲啊?”
李未奢:“该去打契丹、西夏的,相煎何太急啊?”
韩世忠:“内乱不平,如何抵御胡虏?况方腊并不受降。”
李未奢口中自顾自的喃喃念着:“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出自《诗经.小雅.谷风》)
韩世忠会意,点了点头,拍了拍对方,二人相视一笑,默默的回味着这首“怨妇诗”:哎,既然是官军了,还哪里分得清对错,战场之上,敌我之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也不能多想,打好这仗再说吧。
其实,何止是他们不解,历史的长河到了这里,正是个大转弯,只是当局者迷罢了,在这场民族之间的大博弈中,大宋是什么角色,个中人物又是什么角色,只有留给后人评说了。
在天下有识之士的心中,以为宣和三年大宋集结的这十五万军队,此刻应该在征辽的途中,何必劳师南下千里?平方腊又何必调集征辽军?
西北军——征辽军,坐北斗虎狼久矣,一鼓作气方为上策,该一举争夺太祖太宗魂牵梦绕的燕云十六州啊。
岂不知一寸江山一寸血,好男儿当沙场驰骋,驱除胡虏,夺回祖业,只为百姓安、江山固。
事实上,宋帝国在这一年,基于宋金“海上之盟”(两国在渤海湾间签订的联合攻辽盟约),道君皇帝宋徽宗正发愁是不是得罪了辽国,又不好违背宋金联盟,左右危难、进退维谷之际,正遇到南方方腊国的由头。
因此大宋剑锋一转,正好借平方腊,令征辽大军先“安内”,以缓解他们内心的复杂心里。
童贯率领的大军真是运动神速,短时间终止全部应奉局事,罢免朱勔父子,夺回要塞重镇,方腊军则节节败退。
山东方面,海城张叔夜受朝廷诏令,也已出兵,有望招安小股反叛的宋江起义军。
朝廷主力剑锋所指江南义军,方腊建国后仓促组织的数十万军队,将面临着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江南百姓也将经历一次重大的浩劫。
看来在庞大的帝国遇到内乱之时,帝国的机器会奇迹般的再次运转起来,而且十分高效。
纵观历史,沉睡的华夏民族骨子里最根本的原动力,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随后在两宋交替的前前后后,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将会爆发出惊人的效能......
此刻,秀州以北,方七佛的前军已绕过伏戎山,中军却列于山北侧逡巡不前,先锋敢死营第一纵队的军头韩世忠有些着急,令一哨骑再探。
只见自山间急匆匆又上来一小卒:“韩将军,其余九个纵队向北山靠拢。他们叫你也带队过去。”
韩世忠沉思片刻,恍然大悟:“大事不好,恐中计了!”
那小卒道:“为何?”
韩世忠一皱眉:“七佛乃将才,不会不知道此山是伏兵之地,如今他中军列于北山不动,原因只有一个:那边地势平坦,骑兵易于展开,他是准备瓮中捉鳖呀,敢死营危矣!”
小卒着急:“我这就去告诉他们。”
韩世忠:“来不及了。李未奢,领兵二十将部分中军迂回,引敌军进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