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儿,贺兰敏之也开始打量着自己的这一笔字儿。自从多年之前下定决心去模仿苏体的字,他这么多年都没有再换过任何一种书法。也好在当年对于苏轼的一种莫名的崇拜才使得能将他的字记得这么清楚。如今在打量自己的字,虽然说远远还抵不上苏东坡的神韵,也没有他那种大气的风骨。不过,却是已经出具形状了。
笔的起承转合,墨的浓淡均匀,大字的肆意挥洒,小字的法度与性格都已经出露名家风范了。当年第一次在娄师德的面前写出苏体的字连他都吃了一惊,拿着自己的那篇文章仔仔细细的揣摩了整整将近一个时辰、用他的话来说,文章是幼儿水准,但是这字却已经登堂入室,初具名家风范了。缺的不过是持之以恒的圆润和历经世事的底蕴而已。他甚至把自己的字直接呈报给杨祭酒看,还得到了杨祭酒很多的称赞。
听了他的话之后,贺兰敏之这么多年就一直坚持着再也没有用过第二种字体。之前为了掩盖这苏体字还用了最标准的楷体,自从那天之后连最标准的字体也放弃了。
每每看到自己的字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当然不是说自己开辟一道成为了宗师的自豪感,而是一个从来没握过毛笔的人在短短几年间就写的登堂入室也实在是不容易。就是多少还是有一点儿对于东坡先生的愧疚。不过想来他这么一个大文豪,文坛领袖,几百年后再来个另一种苏体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吧?
在大唐,自贞观末期开始,已经渐渐的对于武备有些放松了。这是每一个朝代都要经历的过程,乱世兴武,盛世重文。文人才是治世的根基,每一个朝代都不可能一直用武将治国啊。而在文人眼中,这书法可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东西。若是你书法写的足够好,好到可以名震天下,只要你的文章勉强能够看得过去,你在文坛也一定会有一席之地。天下所有的文人都会对你表示尊敬,而这份尊敬同样也是在政坛常青的保障。就像是阎立本,单凭画技就矗立文坛,最后官至尚书,可见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