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应武缓缓的放下了从济州府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奏章。
蒙古鞑子抽调了大量骑兵南下,叶应武也不知道忽必烈是看透了自己的部署,还是这本来就是一次令人惊叹的巧合。
关于北伐,任何一个大明人都想收复燕云土地,重现汉唐辉煌,叶应武自然也不例外,穿越七百年前来,正是为此。可是这并不代表着叶应武急迫着想要北上,毕竟北宋的前车之鉴还在那里,从山东到关外,都是茫茫平原,利于骑兵奔驰,更利于骑兵穿插各个击破。
所以一旦明军各主力战军向北快速推进,很容易露出破绽,让蒙古鞑子有机可乘。凭借忽必烈、伯颜、史天泽等蒙古老少将领的能力,只要能够抓住破绽,就会直接置对手于死地。明军有一支主力战军被击败,其余各路自然也都会随着而崩溃。
叶应武可不想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拉出去,却如同百年前西军埋骨白沟河一样死伤惨重,最后甚至直接威胁到江山社稷的稳定,更是将北伐胜利的可能性无限缩小。
所以叶应武宁肯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从淮南将阵线推到山东、河洛和关中,这是第一步;再从这里向高丽、辽东和河西拓展,从而保证整个边境的稳定,处处威胁蒙古的后路和侧翼,这是第二步;接下来自然是同时出击,通过山东和高丽这两个跳板同时进攻辽东和燕云,并且以关中和河洛为中心向北直插山西,这样就能够尽最大可能收复已经失去三百年的燕云。不过这一步也是最惊险的一步,按照叶应武的计划,自然是来年夏秋季节施行比较合适,从而能够在冬天之前及时停下脚步。
这一战一旦开打,绝对不是小事,因为这样是大明第一次有诸多主力战军参与的主动进攻,或者说是第一次像模像样的北伐,之前的战争要么是一个方向上的小打小闹,要么是对于蒙古的压迫进行大规模反击,按理说根本算不上大明主动收复失地的大规模动作。
为此叶应武也多有准备,除了在江南大量囤积粮草和钱财准备转运北上以及编练新军以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各路主力战军全部调集到边境沿线,同时又不引起蒙古鞑子过激的反应。
这一次叶应武之所以对于两淮军的自发调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调动南京的金陵医护学院等进行全力支持,就是因为两淮军在济州府救灾之后,能够顺理成章的驻扎下来,这样就可以等到明年开春,随时准备向北进攻。
不过谁知道蒙古骑兵也出现了,并且按照两淮军上报的战况,蒙古骑兵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两淮军甚至不得不集中全力对付。叶应武很清楚这绝对不符合蒙古人劫掠的方式。
劫掠素来都是一击不中,立刻撤退,绝对没有这种从各处抽调兵力想要决一死战的可能。这只能说明忽必烈或者主持燕云、河北防务的史天泽很想看着两淮军和蒙古骑兵决战,只要能够使得两淮军筋疲力尽,几个月甚至半年之中都没有办法北上,哪怕将大多数蒙古骑兵拼杀干净也已经足够。
毕竟对于蒙古骑兵来说,这样的荒原、风雪,已经是最适合蒙古人作战的情况了,之前忽必烈几次南征也都是以这样的环境背景作为依托的,这也更能看出来蒙古人想要消耗两淮军战力的意图。
一旦让他们达到目的,这一年恐怕叶应武北伐的计划又要打个折扣了,没有两淮军,叶应武自然不敢让天武军孤军深入。
看着手中的军报,叶应武皱了皱眉,沉声说道:“继续督促天武军向山东进军,必须牵制蒙古鞑子的侧翼,甚至如果可能的话,协助两淮军直接北上进攻郓州、齐州和博州,巩固在山东行省的防线。”
(作者按:齐州,今山东济南;博州,今山东聊城)
既然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