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梓今晚演唱的《涛声依旧》同样出彩。经过几个月的宣传,这首歌曲在申城已是家喻户晓广为人知,歌名一报,台下已是掌声一片。叶梓的演唱舒卷自如,意境幽远,观众们听得是如痴如醉,掌声如潮。
这首歌曲的演唱是极其成功的,现场观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评价。但是叶梓并没有陶醉在观众的掌声里,他心里非常清楚,比起苏睿大姐和林子翔这样的老姜,自己的舞台感觉仍然带着前世夜场演出的那种小家子气,不够大气稳重,还镇不住这种大舞台、大演出的台面。
这里面有歌曲的原因,当然更多的是他自身的原因。
不过,只要叶梓虚心学习努力练习,加上不断的舞台实践,他在大舞台大场面上的表现,总是会一点一点继续进步的。这世上有哪一位歌手或是演员,不是从蹒跚学步开始的呢?叶梓的起点已经很高了,他只要继续付出自己的努力与汗水,比肩这些老姜们的时候,为期不远。
《涛声依旧》的演唱比起两位老将显得稍微稚嫩了一点,不过接下去叶梓跟黄凯覃一起合作的这首《晚秋》,则是这场晚会的亮点之一。
黄凯覃主动提出跟叶梓合唱,原本只是在林子翔的提议下,想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下自己的歉意和善意。对于合唱的具体细节,他并没有过多考虑。
一人一段也就行了吧?
但是在叶梓看来,那就不叫合唱,而应该叫作轮唱。一人一段轮流来,那不叫轮唱又该叫什么?
这样的轮唱电视上经常能够看见,主办方采用这样的方式处理一个节目,往往都是无奈之举。
有时候晚会(演出)比较重要,例如每年的春节、国庆、中秋等能够极大提升演员形象和地位的重大节日演出,有一些演员临时通过各种途径塞进了节目组,但是他们能力不足,主办方还无法拒绝,怎么办?
有时候主办方的某一位掌权者,接受了一些演员的供奉答应替他(她)安排节目,但是这位歌手(演员)的能力又不足,或是能力足够但是节目已经全部安排妥当,加塞已经加不进去了,那又怎么办?
还有时候,一台晚会吸引的好演员实在是太多,用都用不过来。但是这些演员死心塌地就是要参加这台晚会,赶都赶不走。主办方也不好硬把人家赶走,凉了别人的心。那又该怎么办呢?
轮唱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冗员再多都能安排。
临时增加一首歌,不过是三五分钟的时间而已,这些让主办方头疼的冗员就能全部解决。如果冗员是两个人那最好办,一人一段就行了。三个人那就再分一下,一人半段然后一起合唱。人数再多几个也没关系,每人唱上几句,最后热热闹闹的合唱一段完成这首歌曲的演唱。
在这样的安排下,这些冗员都在晚会(演出)中露脸了,主办方或是举荐者的目的也基本达到了,大家皆大欢喜。
至于这样的安排能否保证演唱的质量,选择的歌手是否合适这首歌曲,那就是次要的考虑了。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谈其他的事情也不迟。
这也是抓大放小,符合现实情况的嘛,呵呵。
叶梓不想让到手的机会溜掉,更不想让这一次的机会变成上述这样的轮唱。那样也就是露脸的时间长一点、混个脸熟而已,无法给观众们留下更深的印象,对于自己和黄凯覃都没有更多的好处。
那就不能采用这样的轮唱方式,而要让整首歌曲变成真正的合唱才行。
这一点,难不倒叶梓。
经过与黄凯覃的认真商议,两人很快就取得了共识。
首先就是语言问题,这个好解决。第一段就用普通话演唱,第二段换成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