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老太君、可儿及玉翘皆点好,再让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等各房媳妇均点了一二出戏方罢。
柴先生接过戏单,现恭行一礼,即去。也就片刻功夫,只听曲笛婉转清扬,响鼓铿锵浑厚,红帷缓缓打开,白面的曹操扮演已在走步,果是老太君点的《连环计.议剑》中的一出。
众人皆安静下来,听那花脸唱念,几句功夫,又出来一老生,老太君看向可儿玉翘笑道:“正主王允扮演上台,这就是柴先生说的能人,誉满京城的“麒麟童”夏侯生,许久未见他开嗓,今可要仔细听一听。”
煊哥儿吃了太多糖核桃,嚷着口渴,玉翘将茶水吹凉些,递他眼前,一口一口的喂他。耳里却听得那老生咿呀唱声传来,嗓音微沙哑,唱腔却苍劲有力,音律韵味传神,老太君大赞:“我曾在宫里陪太后听他唱这一出,是个能人,能扮老生,扮起闺门旦来,也娇滴滴的惹人疼的慌。”
柴先生不知何时已站在老太君身侧,俯身笑道:“老祖宗原来听过他的戏,倒不容易,你看他台风极好,又善用嗓,入声字难发,就在它顿挫,实属不易的功夫。”
张可儿也卖弄附和说:“果然呢,念白咬字抑扬顿挫,气腔沉稳不喘,我曾也听过这出戏数次,如今再听,还是这人唱的最好。”
柴先生听了此言,甚喜,忙恭言美之。
玉翘喂好煊哥儿喝水,这才有空朝台上定睛望去,那人身段回转、台步于回皆飘逸优美,再看表情扮相,眼神确是细致灵动。她突然蹙眉,此人怎生在哪里见过,熟悉的很。
“玉翘你不赞他一个?”大夫人瞟眼过来。
“祖母、堂嫂及柴先生都赞尽了,玉翘不献这个丑。”听了此言,老太君啧了声,说:“你就赞两句,莫让柴先生觉得我们武门出不了文秀。”
玉翘想想,抿唇道:“现唱的是议剑中锦缠道这出,王允心虑国事,此处用的是阔口中的加赠板,再押入音韵,其中两处高揭,能唱上去京城只有一人,这是首功夫曲子,极难传唱,旁的戏班子断不接此戏,只因唱即砸场,柴先生的戏班藏龙卧虎,确是不俗。”
众人一时怔住,柴先生擦擦汗,朝玉翘深作一揖,再看向老太君道:“老祖宗福气,奶奶这般年轻就如此有见地,讲得皆句句是理,切中其中要害,想必对曲种已研的精透,实在另人佩服。”
老太君长脸,心中喜悦,瞧着戏台上方正唱罢,即让柴先生领此人过来,定要做赏。
“赏倒不必,他是个心气高的,不喜这些作派。”柴先生陪笑:“来说几句话,给口薄茶吃就好。”
老太君忙命人去取平常不用的鹧鸪斑建盏来,又让竹兰去她房里,取前次宫里赐的雨前龙井,沏壶好茶来。待一切准备妥当,柴先生已携着那人稳步而来,立至老太君面前请安。
玉翘抬眼瞧他,已脱去戏袍,着秋香色衣裳,面上卸妆半面,一半老成,一半却娟秀的很。仔细打量,见那长眉入鬓,凤眸含笑,薄唇似笑非笑......。
夏侯寅!他那脸,即便露半张,也认得出来。
玉翘顿时心绪如麻,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暗自忖度此人来意,他是宫里御用制糕饼的,怎会混入戏班子里进了周府,这倒底唱的是哪出戏!
她这边神思魂摇,那厢夏侯寅却不卑不亢的回着话儿,老太君越看他越喜欢,朝身边人笑道:“我们府里这些女孩儿中,竟没个等样的可以配他。”
夏侯寅淡笑不语,竹兰端着盘奉上茶盏来,他未接,只默了默,看向老太君开了口:“方听柴班主说起,有人夸我高揭唱的好,独一无二,能得如此赏识,还请老夫人允我以茶代酒,敬她一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