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和会试一样,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场考试,也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的经义考试,这第一场考试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后面的策论之类的都是陪衬,除非有特殊的题目的时候,才会有特殊的意义,直接影响是否取中,不过这主要会出现在殿试上,因为皇帝会亲自查看一部分试卷,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才授予官位。
而四书五经题目里,最重要的是三道四书题,三道四书题里面,最重要的又是第一题,所以,第一题是否做得好,文章是否写的妙,能否吸引人眼球,那就是最重要的,而今年的第一题,四个字,天下有道。
这一题郑光并不陌生,在当初和唐顺之还有徐胖的头脑风暴之时,唐顺之就出过这道题目,这一题出自《论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说白了,还是大道理,还是说理,说的花团锦簇,完全为圣人说话,那就好了,别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你越犀利,被取中的希望就越小,这种堂堂正正的大题,最忌讳的就是剑走偏锋,你要是截搭题也就算了,反正人家也是剑走偏锋,你再走个偏锋,没人能说你的不是,但是如果面对题意完整的大题,你再剑走偏锋,那就不符合科举基本精神了。
必须要知道,科举是为了选拔“老成谋国”之人才,你显得太异类,就会直接被这个僵化的官场所排斥,距离官场越近的考试,这种排斥力就越强,所以,此时务必要收敛锋芒,万不可激扬文字。
经过十数年的正统教育的郑光,加上考试之王唐顺之的教导,郑光自然不会犯低级错误,想当初唐顺之可是会元,会试第一,自己这个做徒弟的如果成绩太差,实在是太给师尊丢脸,而且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和名望,以及学子们对自己的推崇,郑光觉得自己要是考得不好,还真是不好对他们交代。
所以说,走到这一步,考试成绩的好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了。
郑光小心翼翼的打草稿,小心翼翼的破题,一直写到大约亥时,不少学子都睡了,郑光才熄灭了蜡烛,把外衣一脱,裹上棉被,以方才那舒服的姿态入睡了,三个时辰左右的时间,郑光已经完成了三道四书题的初稿,明日就是复稿和誊抄,后日之前完成剩下四道五经题,五经题他看了,很简单,没什么新意,看来主要的难点还是在四书题。
这次的题目的难易度,郑光觉得较乡试还是要高出许多的,光是初稿的破题部分,郑光就修改了三次,终于达到了让自己满意的效果,这才放心入睡,入眠之前,郑光扫视了一下其余的考棚,发现点灯夜战的人不在少数,比如隔壁的李春芳,郑光入眠之前,他那边的蜡烛还亮着,估摸着,也是有些不太顺畅。
第二日一早,郑光早早起身,看到考棚旁站立警戒的锦衣卫已经换了一个人,准备洗漱的时候,发现水缸里的水有不少冰渣子,但是没有结冻,便知道这个锦衣卫还算是挺尽职尽责的,弄了点水洗漱,然后在这个锦衣卫的监督之下去茅房出恭,解决一下昨天的库存,便回来张罗着煮面条吃。
把水给烧开了之后往里面加了酱油,敲了一个鸡蛋,下了一团手擀面,一道简易的酱油汤面就完成了,也把那锦衣卫看得一愣一愣的,昨夜太伤神,郑光肚子很饿,三下五除二就把面条给吃光了,顺带着把面汤也喝的干干净净,正是所谓原汤化原食,洗好餐具之后,便坐下身子,热乎乎的感觉还没过去,一点儿也不觉得冷,正是写文章的好时候。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李春芳才迷迷糊糊的醒来,昨夜提前打草稿的时候遇到点困难,这一次会试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