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内“研制”几十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就像标号从一至十二的十二种造船钢一般,它将是仁川钢铁厂打开船舶用钢的基础。甚至就是即将用于渗碳试验的360毫米钢板亦是其中的一个钢号。
“根据试验室的测试,十二号装甲钢的基材硬度为250-280HB,基材抗拉强度为850-900MPa,基材屈服强度为550-600MPa,如果经过渗碳处理的话,那么表面硬度可高达670-720HB……”
在通红的均质装甲钢板被吊至渗碳炉时,唐浩然向身边的十几名学院工学系冶金专业的学生解释着,这些学生已经学习了十个月的冶金知识,现在一面于学院学习一面于工厂实习,参与工厂的建设时,亦作为唐浩然的助手,协助他进行试验,毕竟很多试验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对于这种低合金钢板,唐浩然自然深知其性能,他远比历史上最为著名的KC装甲的基材更为优秀,甚至不逊于二战德国时使用的WH装甲,而且其使用合金较少,价格自然相对低廉,现在唯一的疑问就在于它的渗碳效果,尤其是递减渗碳深度,毕竟在百年后用于民用的渗碳钢递减渗碳深度远不及军舰装甲的零头。
“渗碳的过程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充分进行试验,充分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后世于大学中读过的资料来,以在850摄氏度下渗碳时为例,第一个小时中渗碳层厚度增加了0.4毫米。第二个小时中增加了0.13毫米,的三个小时中增加了0.1毫米;此后增加速度虽有个别跳动现象,但大体上是逐渐减小的;而到了8小时以后基本上稳定在0.05毫米/小时的水平了。而900摄氏度下的渗碳速度,同样,第一个小时之内渗碳层厚度增加了0.53毫米,第二个小时增加了0.23毫米,第三个小时增加了0.18毫米,第四个小时增加了0.13毫米;10小时之后平均速度基本恒定在0.07毫米/小时的水平。由此可见,即使采用气体渗碳、时间长达2周也就是336小时、渗碳温度按照1000摄氏度估算,则渗碳层厚度也就是60毫米的水平。而按照50%的渗碳层厚度,完成整个渗碳过程甚至需要一两个月,唐浩然自然没有时间终日守在这里,而眼前的这些学生,无疑将是进行试验的唯一人选。
“……变成气体方式之方法是将碳化气体如C4H10,C3H8,CH4等和空气相混合后送入变成炉,在炉内1000~1100℃之高温下,使碳化氢和空气反应而生成所谓变成气体,由变成炉所生成的气体有各种称呼,这里方便上叫做变成气体……”
在大人解释着着渗碳工艺时,赵裕则将其记在笔记本上,偶尔他会把视线投向厂房门口的警察,根据保密条例,他们不能从厂房内带走一张纸片,所有的笔记本都需要装进厂房内工作室的保险柜内,不过,对于赵裕而言,他并不需要笔记本,他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完全可以记下这一切。
尽管如此他也不会违反保密制度,尤其是绝不会在外国老师的面前谈论工厂内进行的种种试验,这些试验是工厂赖以生存的根本,自然容不得一丝外泄,更何况这种钢将来还将用于海军的军舰上,从而一改洋人坚船利炮的局面。
当赵裕浮想联翩的时候,渗碳炉封闭了,随着变成气体进入渗碳炉,炉内的均质装甲钢开始了漫长的渗碳过程,而唐浩然则继续向学生们讲解着钢材的渗碳处理工艺,偶尔的他会帮助他们解释一些于课堂上碰到的学习问题。
两三个小时后,直到为那些学生上了两堂冶金课之后,唐浩然方才离开厂房,在走出厂房的时候,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臭鸡蛋味,他的眉头禁不住微微轻扬,等到这个试验结束之后,建造军舰所需要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