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仁见孙守廉调兵遣将颇为有道,觉得此人到时可以结交一下,这时突然想起昨日里遭遇的蒙古鞑子,开口问道:“孙大哥,我昨日在于家墩同数百蒙古鞑子恶战过一场,看来蒲河上定有这水势平缓之处可供鞑子渡河,我等可要早做提防。”
孙守廉看向子仁说道:“丁老弟,不瞒你说这蒲河全长近百里,难免有几处水势平缓之地,不过无法供大队人马通行。如今我沈阳卫兵力不足无法处处固守,只要你等固守平虏堡,不放大股蒙奴过河。少量敌骑渡河而来,想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知道孙守廉此举实属无奈,子仁听完也就不再言语。此番出战因是两家合兵,孙守廉征询过子仁的意见后,以其三弟孙守经为守城主将,子仁、金冠二人为副。
因手下将士们连日赶路辛苦,子仁决定今日先在沈阳城稍作修整,明日一早再同孙守经发兵出援。同时借此时机,抓紧时间将上一战中受损的兵刃、甲具修补一下。
好在这沈阳卫盛产煤铁,城内军匠众多。嘉靖年间,沈阳中卫便可年产,军盔、铠甲、腰刀各一百六十件、二将军炮一门、佛郎机炮二十余门、神机炮、铜铳、神枪近百件。让城内军匠们帮着丁守铁等人,没费多少工夫便将甲具、兵刃修补完毕。
孙守廉为了以示两家合力出战的诚意,还派人送来不少粮草、兵刃,子仁自然全部笑纳了下来。
在沈阳城修整一夜后,第二天一早埋锅造饭后大军便开拔出援。
孙守廉知道此战定是一场恶战,临行前对三弟孙守经好声叮嘱一番,又派来了一百名军户充作劳力,帮着运送军械、辎重。子仁和孙守经各有兵马一千,加上金冠所部和新调来的军户,合计兵马两千五百人上下,对外号称发兵一万,前往平虏堡阻敌。
这一路之上由孙守经领兵开路,子仁和金冠率兵依次随后。孙守经平日里自恃善战,昨日听闻能子仁斩敌首级近六十枚,心中多少有些不服。
不过这一路行军下来,孙守经却不禁对这位后辈高看了几眼。子仁手下的将士各个身强力壮精神头十足,这一路队列井然有序,并且行军时无人交头接耳。再看兵丁身上的兵刃、甲胄都属良品,和自己手下这百十号家丁比起来也毫不逊色。单从军容、军纪上来看,挑不出一点毛病。孙守经行伍多年,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再看自己手下的人马,虽然在身形体质上同子仁的部下相差无几,兵丁也大都是入伍多年的老兵。可是这军纪涣散,一路上拖拖拉拉。尽管孙守经带着家丁一再督促,可是丝毫不见起色。
而子仁看到孙守经部下的军容后,也是不禁摇了摇头,转身观察起金冠手下装备的铳炮来。金冠如今官局孙守廉帐下火器把总一职,手下除了携带一门二将军炮外,另有四门百斤左右的小样弗朗机,守城到也合用。不过铳手大多是操持着神机枪、快枪、铜铳等老式单管火铳,精度和射速略显不足。
大军一路走了快两个时辰,终于来到了蒲河南岸。为防蒙奴入侵,蒲河上不设桥梁,军民如要渡河,或从各处渡口摆渡,或从水闸上步行。得知鞑子大军来犯,孙守廉已将渡船全部集中隐秘了起来,加上军中火炮沉重,所以只得取道水闸而过。
子仁在排队等候通过水闸时,听金冠介绍起了这水闸的情况。
此处闸口乃是嘉靖四十四年,时任辽东巡按李辅来沈阳视察时下令重新修建。在旧闸门基础上予以扩建,闸门口朝西。因河面宽五丈二尺,故在蒲河两岸各砌筑了一座码头,各深入河身两丈,码头长各三丈五尺,河中心闸门宽一丈两尺。新闸门修筑时采用大石条九百余块,闸门板采用十根松木枋所制。闸口十分坚固,千斤以下的火炮都可安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