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在凌晨的时候,到达了明都附近。这时候天色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但此时从飞舟的甲板往下望,却已经能看到天下第二大都的雄浑气魄。
地面上,星星点点的灯火或者成线,或者成片,蔓延出无边无际之感。
更有从高处看都知道是高楼的地方,几乎整栋楼都是灯火通明,从天上望下去,几乎像是一块璀璨的水晶。
明都外围三道城墙之内的常驻人口就超过四百万。如果包括往来的商旅游客等等等等,人口甚至能达到七百万往上。
这还不包括天平卫和十二卫的训练营。
就是水馨这样的剑心,在这样的城市里,感知也只能覆盖一片地方而已。
这时候,被别人认为和水馨关系不好的林诚思站在水馨身边,给水馨和趴在一边同样往下看的水馨解说——
“看到那片了吗?就是东北角的那一片。那里就是文山书院,这个时间点,文山书院的学子都起来早读了。”
这是指光点最多的那一片。
“还有光最亮的那一块。”林诚思指着中间的城墙和最外围的第三道城墙之间,宛如水晶的那栋建筑。
“那是不夜楼,高达十二层。不是不能更高,而是再高就要超过第二道城墙了,有窥视内城的嫌疑。是商盟合力建造的建筑。基本每天都会邀人过来表演,有名妓也有大师。”
关于明都的一些大略,水馨都在各种文献上看过了。
比如说,从内到外,一座比一座低的城墙。
比如说,三道城墙之外,不被认可为明都但依然居住了大量人群的“郊区”。
比如说明都十三坊。
但是,那些都是一些大而化之的概念。
更何况,明都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
当初祈天表的时候,儒门收拢的凡人也就是百万。那已经是北方凡人最后的种子。
明都初立的时候,带过来的人口不超过四十万,那是当时整个明国的凡人大半。
现在,明都的城墙就扩了两次,后来根本就不愿意再建造有整体防御大阵的城墙了。人口的扩张更不用说。
正因为凡人如此的能繁衍,当年的修士们才敢肆无忌惮的杀戮。
而在百年之前,才迫于人口的压力,在化污阵等凡人能用的阵法帮助下,开始有五层以上的楼房。商人开始参与到“三城”的规划之中。
到现在,“三城”内建筑的高度限定到十二层,仅仅是因为不能超过城墙高度而已。不是不能继续增长。
而且,“超高建筑”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了。
只不过至今为止都还没有通过而已。
林诚思能给水馨指出一些明都比较出名的地方,但由于他也就来了明都两次,能说的东西其实也不多。还好,飞舟下降的速度并不慢。
水馨休息出来,听了一些消息之后,飞舟就已经基本落地了。就算是他们,在进城这件事上,也得遵守秩序。
不过,城门和城门也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每一道城墙都是一个完整的防御大阵——儒门在天道改变的三百年内,其实都没有“自己已经身处战略进攻地位”的自觉。这让他们在建立每一座城市的时候,都优先考虑了保护凡人的大阵。
差不多三百年后,他们才确认,儒家的力量在不断增长,到了一定极限之后,向南扩张是必然。而南方道门玄门的高端战力却是后力难继。
这让他们不再在明都周边建立新的城墙。
且因为自信心不断建立的缘故,明都的三道城墙,后建立的城墙,比先建立的,“漏点”也就是城门的数量要多出许多。
最外围的城墙甚至足足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