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四世三公 > 第五八九章 出兵理由

第五八九章 出兵理由(2 / 3)

要归咎到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是一个爱惜名声的人,但是,袁常并不是。所以,袁常要征讨这些国家,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理由,我实力比你强,打你就打你,你又能如何?要是这些国家的君主知道袁常的想法,估计是只能哭了,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而如今,高句丽向这些国家求援,一旦他们出兵,那袁常出兵的理由就更充足了。

之前,原本袁常并不在意有没有出兵的理由。那么,现在,为何又要等待这个机会呢?当然,毫无理由的出兵也不是说不行,只要战争能胜利,有没有理由结果都一样。只是,胜利了之后,如何统治也是一个问题。若是毫无理由的出兵,即便是战胜了,那些国家的百姓心中肯定也会有抵抗的心理,到时候,起义也是必然的事情;然而,现在是这些国家给袁常出兵的理由,那到时候袁常去征讨他们,那些国家的百姓也就没话说了,谁让他们国家的君主先去招惹袁常。所以,有没有理由的战争,在于之后统治的难易程度。反正早晚都是要开战,那还不如直接同时作战,还能给后期的统治减少许多麻烦。

太史慈也不蠢,很快就想明白了个中缘由。当下,便唤来亲信士兵,传令给打探军情的斥候,只要高句丽的探子不是在打探己方军情,便无须阻拦他们,让他们能够安然的离开。

而经过了半个月的等待,高句丽的援军也终于出现在幽州斥候的眼中。

在这半个月里,太史慈和于禁二人也没有闲着。先说太史慈,时不时的率兵出城要与高建昌决战,然而,高建昌并不傻,一看到太史慈率兵出城,便立即掉头就跑,根本没有任何交战的心思;而在石桥子城内的于禁,则是率兵想要绕到高建昌大军后方,然而,总是“意外”的被高句丽斥候发现,使得高建昌逃过一劫。如此反复多次,高建昌似乎都跑出了经验,每每都能在第一时间撤退,根本不给太史慈他们开战的机会。如此一来,除了消耗无数的粮草之外,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

不过,如今,高句丽的援军已经出现,距离交战的时间,似乎也已经不远了。

而在高句丽军的大营之中,高建昌正擂鼓聚将。因为,第一个支援他们高句丽的势力已经到来,自然是与高句丽接壤,距离最近的沃沮国。

沃沮其实只是一个部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而且,沃沮还分为南、北沃沮,南沃沮也称之为东沃沮。南沃沮大致位于今朝鲜的咸镜道,北沃沮大致位于图们江流域。东沃沮经常被简称为沃沮,北沃沮由于鲜少与外界接触,因此,很少有人知道南北沃沮的区别。故而,通常所说的沃沮,其实只是指的南沃沮。在沃沮形成的早期,由于其管辖权在汉四郡和高句丽之间摇摆,沃沮一直没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历史上,南沃沮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被高句丽占领,成为其属国;而在曹魏攻打高句丽并且灭亡高句丽之时,高句丽的东川王便是逃到北沃沮避难。直到南北朝时期,北沃沮也被高句丽侵占,沃沮彻底的成为了高句丽的版图。

说起来,如今南沃沮和高句丽的关系并不融洽,双方时有冲突,发生局部的战争。然而,如今高句丽西广王派遣使者去南沃沮求援,南沃沮首领沃尔玛二话不说,召集了三万青壮,派遣其子沃尔顿为统帅,支援高句丽。

按照沃尔玛的话来说,那就是高句丽是他们南沃沮的邻居,他们彼此之间关系虽然不是很融洽,时有矛盾。但是,那也是内部的矛盾,容不得外人来欺负自己的邻居。因此,沃尔玛这才毫不犹豫的派遣了三万青壮来支援高句丽。南沃沮的人口不过五十万左右,能够上战场的青壮连十万不到。也就是说,为了支援高句丽,南沃沮竟然派出了一半国家的兵力。也不知道南沃沮是太天真了还是太无知,按照历史上的记载

最新小说: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父皇,朕杀回来了! 太监皇子 大夏钦天监 无敌傻太子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质子无敌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神话版隋唐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