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煦宋中华 > 第6章 开蒙进学
背景色:字体:[]

第6章 开蒙进学(1 / 2)

程颐在太监们略带羡慕目光的注视下离开了皇宫,之前在福宁殿里的那一幕,可是有不少太监和宫女随侍在侧,亲眼旁观的。他们知道,如无意外,这位连进士出身都没有的小老头就将成为六王爷赵佣的蒙师。这可真是印证了那句老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也再一次证明,读书上进在大宋的确是是跻身社会上层的不二法门。

如果小王爷被立为太子甚至将来继承皇位的话,那这个看起来身无二两肉的小老头岂不就成了“太子太傅”甚至帝师。

近来官家的身体欠佳,这在皇宫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即便是这些生活在皇宫最底层的可怜人,他们的心思也不免有些活络起来。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人都想攀龙附凤,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程颐自己倒没有想太多,作为一个坚定的儒家信徒,他自问即便还达不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但喜怒不形于色还是做得到的。

程颐现在脑子里在考虑的是另一件事:为何官家和太后会让皇六子提前进学,而且还显得那么急切。联想到官家那几乎已经掩盖不住的病容,他大致明白了缘由所在。

“看来官家的身体已经很不乐观了,不过好在皇宫里有太后坐镇,即便是出了什么事情,应该也还不至于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吧。”程颐边走边想。

而对即将成为自己学生的赵佣,程颐暂时还没有什么看法,只觉得这位皇子年纪虽小,行为举止倒是颇见稳重,殊为难得,至于天赋心性如何,只能在今后的接触中慢慢发现了,毕竟今天才见了第一面而已。

和程颐的淡然处之、波澜不惊相比,赵佣在接下来的一整天时间里却都沉浸在见到历史名人的兴奋中。

虽说从后世穿越过来的日子已经不算短了,赵佣见过的大大小小的历史名人也不只一个两个,但赵佣见到程颐的感觉和见到其他历史人物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象是当木匠的见到了鲁班,当老师的见到了孔子,当将军的见到了孙子(别想歪,是春秋时写书的那位),作为一名文科生,见到了传说中隔了N代、巨牛无比的“祖师爷”,赵佣的心情稍微激动了一些也就很好理解了。

“能在伊川先生的亲身教导下开蒙进学,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皇子的身份起了作用,并不是因为自己本身有多优秀。”想通了这一点,赵佣的脑子总算是稍稍清醒了一些。

元丰六年三月初三,百官刚从过年的气氛中缓解过来,(虽然大宋去年在西北被西夏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但年还是要过的)神宗皇帝就发布了任命程颐为资善堂侍讲的诏令,程颐正式走马上任,开始为刚刚年满7岁的延安郡王——赵佣开蒙授讲。

在正式开始授讲之前,作为学生的赵佣已经很识趣地给自己的第一位老师送去了“束修”,是向皇后以赵佣的名义派人送过去的。(在名义上所有的皇子不管其真正的生母是谁,都是皇后的儿子)数量上既没有太多,也没有太少,显得恰到好处。人情达练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看来这位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向皇后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现在的赵佣则一心要保持低调,不管是开蒙也好,拜师也好,照他的意思,最好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可是他年纪太小,在皇宫里说话的分量不够。都不用高太后和神宗皇帝出面,只要向皇后吩咐一声,赵佣就只能俯首帖耳地任他们摆布。

“皇子也没有人权啊”赵佣在心里哀叹道。但不管怎么样,一切“程序”办妥之后,赵佣于元丰六年3月正式开始了自己在宋朝的“学生生涯”。(之前的“学前教育”不算在内)

程颐很快就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新学生”是一个在求学中能触类旁通、

最新小说: 太监皇子 父皇,朕杀回来了! 质子无敌 无敌傻太子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神话版隋唐演义 大夏钦天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