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赵煦“空手套白狼”的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文彦博这个四朝老臣的支持,严格来说,赵煦只不过做了一次不怎么光彩的“甩手掌柜”,真正顶在前面和大臣“硬碰硬”交手的是人家文彦博。
但赵煦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至少他“搞定了”太皇太后,并且为自己找到了一位合适的臣子来完成这个原本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衡量一个皇帝做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就是看他会不会用人嘛。后人评价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就会做官家”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赵煦在心里有些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道。
且不管过程如何,至少从结果上看,赵煦策划了一次很成功的政治行动。而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当然就是赵煦启用沈括的意图得以实现,为后续赵煦开展棉花种植“大业”提供了最基本的人才保障。而棉花是赵煦日后保证宋军在东北战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试想一下,将来在白山黑水中战斗的宋军如果没有棉衣穿,那将是一幅何等悲惨的场景。所以棉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就算让赵煦付出再多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间接影响就是初步改变了赵煦自继位以来的傀儡地位。那种在原先历史上大臣背对赵煦的情况从这件事发生后应该不会出现了。在历史上,哲宗亲政后,曾略带辛酸地回忆过:自己在太皇太后执政期间没有实权,以至大臣们在朝堂上大都无视自己,赵煦在临朝时看到最多的就是大臣的背和屁股。(可怜的孩子)
不过这件事也不是全然没有负面影响,这其中之一就是暴露了文彦博作为皇帝支持者的身份;其二,吕公著等大臣在吃了这次的“哑巴亏”以后会有什么“反击”的举动也还尚未可知,不过可以肯定,他们的“反击”迟早会到来,区别只是时间上的早晚和力度上的不同而已。
在对这次行动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自我总结之后,赵煦很快发现自己又一次“无所事事”了。除了每日进学,定期临朝外,赵煦很无语地发现自己居然成了这个皇宫里面的“闲人”。
这个奇怪的发现让赵煦很无语,“不行,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不然太没前途了”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在后世赵煦打发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本不会让自己有觉得无聊的时候,可这是在大宋,是一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的“原始社会”。即便赵煦身为皇帝,可以找到的打发无聊的方法也有限得很。
一般情况下,一个男人如果觉得无聊,要么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比如事业啊,爱好啊之类的;要么就沉迷于人生的享乐当中,比如醇酒啊,美人啊之类的。
赵煦的兴趣是研究历史,可现在的他已经每天都差不多花一半的时间在读书上了,就算再喜欢研究历史,赵煦也不想让自己成为那种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做的“废物”。
至于找美女这件事,赵煦倒是很早就心向往之了,可他现在的年纪和身份注定了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到处“勾搭”美女。即使现在赵煦的年纪已经比穿越之初大了不少,按照宋朝的标准收个宫女、丫鬟之类的女人也算是很平常的事了。可谁叫赵煦年纪轻轻就成了皇帝呢?
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宫廷内外无数大臣。内侍的瞩目,言行稍有不慎,就会有大臣上表进谏,说你这不对,那不对,恨不得把你小时候偷邻居家的老玉米的事都翻出来说上三天三夜。(如果有的话)
一点也没夸张,在原本的历史中,有位官员仅仅是因为听到了皇宫里正在找奶妈的这个消息,就脑洞大开,给赵煦上表,劝谏他不要沉迷于女色,要知道当时历史上的赵煦才十三、四岁的年纪啊。后来还是太皇太后出面向大臣解释说,找奶妈是为了照顾神宗皇帝留下的几个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