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洗净,又滚回来角落,灌满清水,阿芒回来了。
“已经同柴经济说好了,晌午前就给咱们送柴来。”阿芒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洗了手过来,挽了衣袖帮着颖娘果娘抹洗锅灶、清洗碗筷。
颖娘听了不住地点头,又道:“这时节正是茅柴上市的时节,货足价廉,咱们人多,或许要多备一些才成。”
阿芒笑道:“我也是这样说的,可那柴经济一听我在四喜巷住,就道我们家的杂物间只能堆千把斤柴火,所以先给我们送一千斤来,再给我们送两百斤木炭,就足够咱们过冬的了。我想着舒司堂说那家牙行一直承接保婴堂的柴炭,想来也不至于框我,就应了下来……”
三秋在一旁听得仔细,又在心里默算了回账,柴每担一钱三分,炭每担四钱五分,再加脚价同佣金……有些咋舌,这哪里是过日子,分明就是过铜子儿啊!
能耐同再兴都听得云里雾里的,到底能耐性子活泛一些,就好奇道:“我只知道有人牙子,这卖柴火的也有经济吗?”
“还真有。”阿芒朝他点头,解释道:“牙行经济其实就是专给买主卖家居间调停的中间人,分工特别细,甚的粮食、棉花、棉纱、绸布、油、盐、茶的,都有专项的牙行,还不能跨行,柴炭也不例外,不过这些牙行只有领了官府颁发的牙帖,方才能经营买卖……”
正说着话儿的工夫,就有一肩扛了一杆大秤,一手提了个大秤砣的中年男子,挺着胸凸着肚,领着一溜推着柴车的伙计赶了过来。
议价、定价、过秤、付钱、收钱,眼看着那几个伙计一抛一递,半盅茶的工夫就把杂物间给堆满了,能耐同再兴的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了,直到阿芒送走柴经济,听到关门的动静,二人方才回过神来,再兴歪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些甚的,能耐叹了一口气,眼底却是说不出的兴奋同向往:“到底是崇塘!”
颖娘同阿芒望着再兴,齐齐笑了起来。
不过颖娘心里也明白,柴经济能这么眨眼的工夫就能凑起这样一千斤清一色的茅柴送过来,足以证明这间牙行是有自己的仓房的。
再想想自家“五味和”每到夏收、秋收、冬季这样柴禾上市的旺季,都会特地委托柴经济帮着收购派各种用场的麦秸稻草、棉梗黄豆梗子还有茅柴,而那柴经济一年里头少说也有半年得不停地领着人出入铺子……
不得不说,崇塘,不愧是崇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