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前些年老瑶王过世,就将统领全族的重任传给了个儿子。此子也是通情达理之辈,为瑶寨的安宁,兴水利,重农桑,持公平,保正义,甚得瑶民的拥戴;更为瑶寨历史上冉冉升起的一代雄主!
原以为又是一庸庸碌碌之官,听闻黄水令到访,这瑶王也懒得迎接,所以才有了寨兵的直接引入,少了章程,缺了礼仪!
自从进了寨子,王玄策已经一扫这些日子之疲倦,精神抖擞,心气高涨!此时这瑶王一看王玄策虽然只有二十来岁,但丝毫不像庸碌之官,不经意的就有了一丝歉意。于是致歉到:“不知明府主政我黄水县,有失远迎,还望多多包涵!”
经过几句简短寒暄,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又近了一些。这瑶王也是利利索索之主,不好绕来绕去,就率先问起:“不知明府来我瑶寨,所为何事?”
王玄策看他如此爽快,也就单刀直入的回到:“正是为了化解苗瑶两寨这百年恩怨而来”。
一听这个,瑶王的脸色顿时变的沉稳起来,此乃何意,难道要抢回这王家岭之地!不过转念一想,就随口反问道:“既然王明府情真意切的来我瑶寨想要解决此事,必定已了解了此事之前因后果,不知您有何高见?”
咳,这瑶王这么一反问,又把话题随即推给了王玄策。
“的确我已经与老苗王约谈过一次,这王家岭之地原本就是这苗寨的祖居之地,他亦有解决这百年恩怨的想法,既如此我们两家还不如好好坐下来谈谈!”
听此一语,瑶王的火气“唰”一下就冒了起来,义正辞严的回绝道:“既然明府如此说,那我也就直说了,这王家岭百年前是苗寨的,这个不假。不过要让我们把如今属于我们的地方再还回去,这是万万不能!谈可以,但前提则是王家岭必须属于瑶寨!”
经瑶王这么一说,王玄策迷惑中带着愤恨。这明摆着就是霸道,不过看着有空子可钻,就强忍着性子和蔼的争论到:“既然瑶王已经认可这是苗寨之地,为何有霸占不还之想法,这岂非仁义之举?”
瑶王一听他如此反问,自知是被抓住了话柄,不讲理之事似被坐实,如果更加强硬,岂不是要将这个新任的县令推向苗王,对自己更加不利。于是乎也缓和的回道:“明府,这都是两家百年之恩怨,我们都想化解,可是谁又能化解的了呢,您初到宝地,就暂时别操这个心了哈”说着,就礼让他们三人用茶!
王玄策似乎感到瑶王话语之间,充斥着无奈与心酸的隐情。用过一番清茶之后,看着稍显寂静的氛围,随即又诚恳的追问到:“既然我想解决这个事情,就更应站在不偏不倚之公正立场处理此事,如若瑶王不弃,还请将自己之想法如实告知玄策”。
经你来我往的多次交涉,外加周陈二人不时的打着边鼓,看着实在推辞不掉。这瑶王于是就向他们说到这王家岭之事的缘由。
“这王家岭的确是这苗寨的祖居之地,一点不假。以前两个寨子的人也都是和平相处亲如兄弟。可是在一百多年前,因为异常大旱,两个寨子的人都吃不饱;为了生存,也就抢起了这山里的果子。虽说苗寨之人先动手,但终究是瑶寨的兄弟失手,打死了苗寨的弟兄,两家就此结上了仇恨。且王家岭地处瑶寨周围的制高点,随时可以窥视我瑶寨的一举一动。和平时期,我们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可是随着两家的交恶,这苗王就派人驻守了这王家岭。当时的瑶王一看情况不对,就派兵攻取了这王家岭,于是乎,你争我夺上百年”。
想问题,解决事情,永远不要听信一面之词,而是要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多方了解,尽可能的打听到事情的根源在哪里,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可以妥善解决。否则,做太多的工作也是无用的,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