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贞观皇帝李世民太极殿内召见这吐谷浑使臣慕容渊文。“传吐谷浑使臣觐见”的指令,随着小黄门口口传唱,递至殿外。只见这慕容渊文,手持国书,踱这小方步,一溜小跑就来到了这太极殿前。
虽在长安生活过不少时日,但不曾进过这皇宫。今日一见,这大兴宫果真气派非常,严谨而不奢华,威严而不浮夸,细致中彰显大度,包容中更显宽容!
在他进入太极殿之后走了十来步,揣摩这已经到了离陛下恰当的位置,随即躬身跪拜道:“吐谷浑使臣慕容渊文奉可汗钧旨前来朝拜大唐天可汗陛下,恭请圣安”并双手呈上了国书。
李世民对这些各国的使臣自是见得太多了,因此随口就回到:“圣恭安。平身,起来说话”。接着又示意小黄门接过了国书。
慕容渊文谢恩之后,随即起身站立。只见这李世民翻看了几页呈上来的国书,随后就放在了御案之上,说道:“你来说说吧,这次觐见所谓何事”。
慕容渊文赶忙回到:“一方面今年草原牧草肥美,牛羊也很是肥壮,可汗特挑选优质牛羊献于陛下!另一方面,因为草原文化相对落后,特想差遣贵族子弟前来长安学习诗书礼仪,以及工学和农耕知识,万望天可汗陛下恩准。”
李世民听此一说,扫视了一眼众臣,就问到:“各位爱卿,议一议对此事之看法?”。
因分管西南诸藩事务,所以这李道宗就率先进言:“臣弟认为,这吐谷浑既然想向我大唐学习,自是好事一件。因为教化可以利万物。让西域列国学习我大唐之文化,教化子民,一方面可以展现我大唐国力之强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知道我大唐强盛之根本,如此,西域番邦才能更好的与我大唐和平相处!”
李世民转而看向魏征,想听听他的意见。魏征想了想说道:“这毕竟是一个万国来朝之局面,利于疏而非堵,吐谷浑有此谦卑之礼,自是不好回绝!。
看着列位公卿大臣均没有其他异议,坐在最末位的王玄策,也不等李世民目光扫向自己,就出列奏出了他不同的看法:“微臣以为,西域诸国前来学习诗书礼仪倒是可以,但面对我大唐先进的冶炼,农学,工科等微臣以为暂时不可轻易相受,此等学科毕竟是国家立国之根本,如若西域诸国都学了去,万一再起事端,我国如何自处,请陛下三思!”
这一通话语,顿时让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说对的,有说不对的。不过大部分臣工似乎都未曾明白这李世民的雄心壮志,自打开国以来,向来都是诛人诛心,只有让西域各国心悦诚服方能够展现万国来朝的大国气象。
目前,西域诸国已经分而治之,大部分都是我大唐的领土,更应该一视同仁的看待。王玄策向来是支持用博大精深之华夏文化征服西域列国,而今日之不同论述,则是昨日李世民的有意安排,要的就是看看这列位臣工以及吐谷浑使臣的反应。
这慕容渊文是何等精明之人,当听到这样一番话语的时候,立马战战栗栗的再次跪下回话道:“我吐谷浑早已归顺天可汗陛下,向来都是心悦诚服,不敢有丝毫之二心。我吐谷浑百姓就是陛下的臣民,在这万里疆土之中,陛下就是最盛名的君主,我们怎么会反抗陛下呢。我们想做的就是在吃饱饭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来感受咱们大唐的文化,除此之外别无所求,万望陛下不要误会!”
李世民听得这一番话语之后,和几个肱骨重臣相识一看,均感满意,于是他也就当场恩准了这个要求。
一事已平,一事又起!慕容渊文看贞观皇帝神清气爽,颇为开心,看来是时机奏报这和亲之事了。于是又叩道:“我可汗还有一件私事,委托小臣前来相求天可汗陛下,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