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遮大会的开始,但听礼仪官高声唱到:“请我曷利沙帝国国王(戒日王)、请戒贤法师安坐”。
因为二人正是这无遮大会的决策人,所以随着礼仪官高唱之后,二人自是在这尊金佛之下安然上座。
待他们坐稳以后,礼仪官又高声唱到:“请大唐国沙门玄奘升座”
这时候,玄奘法师款款有礼的落座于他们二位之下,三丈远的一座莲台之上。
待玄奘法师升座以后,礼仪官又高声唱到:“请诸位国王护卫”
于是,这包含阿罗那顺,桑及多国老国王以及劫比他国拉迦室利女王等人在内的列位国王,自戒日王和戒贤法师两边,按序落座于提前准备好的明黄色蒲团之上,以半圆的形状将玄奘法师护卫于正中。
再接着礼仪官又高声唱道:“请与会人员席地而坐”
于是众多高僧大德,婆罗门教之宗长,以及甚多之信众,悉数在诸位国王以及玄奘法师之下的大花林中蜷腿安坐。而王玄策等人,作为大唐国的使节,自然是坐在这最佳的观礼位置。
从远处望去,今日的大花林不仅花团锦簇,更是井然有序,这偌大的草坪之上,信众们均按照十人一行,十行一个方阵的模式,有序的向后延伸开来,而这尊金佛也在阳光的照耀之下,阐释这无尽的光芒。
望着如此宏大的场景,但听这戒日王面带喜色的对着众位信众高声宣布:“我宣布,辩经法会正式开始,请玄奘法师宣示论文!”
于是,玄奘法师就端端正正,一字一句的宣示了其论文:“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犹如眼识。”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通俗一点就是:客观世界不能脱离主观意识。换言之,玄奘法师今天的意思就是咱们咱们辩辩这客观世界与主观意识的问题。
听得玄奘法师宣论完毕之后,只见戒贤法师接着他的话语,又宣布道:“本会论主,大唐国沙门玄奘法师,以大乘佛法《真唯识量》宣示大众,征求全天竺各宗派论师辩论,在此后的十八日内,若有人能破得此论文,沙门玄奘愿斩首相谢。”
在戒日王的示意之下,一众官员,随即抄写好论文,将其张贴于会场内外,以方便各界论师参研。
只见玄奘法师端坐在莲台之上,时不时有一些不同学派的僧人,在其国王的示意之下,前来挑战。玄奘法师凭借精湛之佛法,以及在天竺这么多年所感所悟,在《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真唯识论》的主旨教义之下,一个个将来人辨倒!
其实这辩经,辩论的并不是口才,而是对佛教教义之理解,对佛性的感知,对意识形态的引领。只见各种学派之僧人,辩难辩精微之论,称唯识唯心之论。一连十八天均是如此,在众多天竺僧众的苦思冥想之下,依旧未曾将玄奘法师辨倒。
这一幕,不仅让戒日王对此僧人刮目相看,更让戒贤法师对这个弟子赞叹不已。王玄策作为大唐国的使节、和陈茂材、周曾等人,虽然对这些辩经之论点论据也不甚明了,但是当看到玄奘法师一个个驳倒众僧,独领群雄的时候,也是深深的被玄奘法师之机智,之踏实的功底所折服。
在这十八天内,因为无人将玄奘法师辩倒,这自然是玄奘法师获得胜利。随着辩经之结束,各国信奉佛教的国王,以及僧众都对这个来自东土大唐国的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然,随着辩经的结束,属于玄奘法师的任务也已经圆满的落下帷幕。通过这次辩经,也让天竺各地,对佛教之教义有了更深之了解,对戒日王统一天竺佛教之思想,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贯彻。故而欣喜之人,颇多。
虽说欣喜之人颇多,但是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