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也不适合继续执掌大统?”
这番话说得极为诛心。也就是在弘治朝谢迁敢这么拿皇帝当挡箭牌,若是换个皇帝最次也是罢官流放,运气不好碰到朱元璋,说不定就立刻被咔嚓了事。
国子监祭酒一听,立刻下跪磕头道:“臣不是那个意思,绝不是那个意思啊。”
弘治皇帝摆摆手道:“祭酒起来吧,朕也知道你是一心为国,不会怪罪你的。”
国子监祭酒战败,但依旧有人不死心。做御史言官的这些人没事都要说上两句,何况是这般天大的事情。
刘菁,字惟馨,涪州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为人素来耿直,只分黑白对错,从来不看对象。当日初议东宫门前斗殴事件时便积极发言,此时见国子监祭酒败下阵来,立刻就摆开了阵势。
“臣闻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却是师之惰。陛下日理万机,教导太子的事情从来都是由詹事府的人来做,所以臣以为,此事太子虽有错,但错却不在太子,实为教导太子官员的过失,应当责罚。”刘菁耿直,却不是笨蛋。
他三扯两扯的又把话头扯到了首辅刘健的身上,谁都知道刘健是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少傅,教导太子的职责正好就在他的身上,一棍子打翻了刘健,顺道也就打在了朱厚照的身上。
皇帝是没有错的,那错的只能是师傅。不可谓不狠,不准。
刘健确实是对朱厚照疏于管教。
一来政务太多,堆积如山,况且他也只是个挂名的师傅,真正授业的却是他人诸如杨廷和之类的下级官员。
二来他也实在不想去和朱厚照见面,因为刘瑾那个宦官是朱厚照的亲随,形影不离的刘健一看他就想起那档子认亲的事来,心里直犯恶心。
但是教导不好太子的总账一算上来,肯定是还会落在他刘健的头上,跑都跑不掉,除非有人来背锅。
李东阳却是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正在刘健无话可说之时,殿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呼,一个身着青色官服,胸前绣着黄鹂补子的小官叩拜在殿外:“臣,钦定詹事府左春芳左中允杨廷和前来请罪!”
这一连串的官名可谓报的是极为漂亮,尤其是加上了钦定二字更可谓是点睛之笔。
左春芳左庶子官虽不大,却是日常教授太子读书的重要人物,加上了钦定二字之后更是升级为全权负责太子读书。杨廷和一句话就将所有的罪责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弘治皇帝一听是杨廷和正在殿外请罪,立刻就召他进来,张口便龙颜大怒:“杨廷和,你教的好学生!朕是相信你才将太子交到你的手上,如今竟做出如此泼天的错事,你待怎说?”
杨廷和只是跪在地上,埋头不语,等风雨过后,放才抬起头来请罪道:“太子犯错,理应我这做师傅的接受责罚,与太子并无干系,至于陛下如何责罚,还是请听臣细讲了其中缘由再来责罚不迟。”
弘治皇帝挥了挥手,给了他一次讲述的机会。一时间,整个乾清宫大殿落针可闻,刘健等人是在听他如何认错,祭酒、刘菁等人却是打算从他的话语中寻出破绽加以辩驳,两方心思各不相同。
杨廷和将官帽取下放在身前,方才从容禀道:“太子年少,本该由臣仔细劝导,奈何这样的事情臣却无法劝导。年轻人火气旺盛,尤其是触及到女子时便是八头牛也拉扯不住,更别说臣这么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迈书生。”
“当日太子和王守仁在国子监前的一番争闹确实是各有各的道理,皇上您给太子的褒奖也是合情合理。而后来的东宫门前斗殴事件确实与先前的争执并无干系。”
在所有人看来国子监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