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四章 暴戾的渲泄

第四章 暴戾的渲泄(1 / 2)

前些日子?沈宸抚着额头用力思索,好象有这么回事,可却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了。老娘和妹子嘛,沈宸的脑海里浮现出模糊的影像,佝偻的背影、黄瘦的脸庞……

对于沈宸来说,这些本尊的记忆,已经过于深藏和久远。如果不是丁怀远提起,可能依旧尘封着,不知何时才能打开闸门。

“不说这个。”吴老六看出沈宸的情绪突然有些低落,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膀,举杯说道:“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娘*的以后呢!”

前面一句很有诗意和哲理,后面一句便太通俗了。沈宸不由得咧嘴一笑,举杯喝了一大口。

丁怀远笑了两声,突然竖起耳朵,歪着脑袋仔细倾听,半晌试探地问道:“老吴,你听这唱的,是不是梆子?”

吴老六愣怔了一下,迷愣着眼睛听了一会儿,点头道:“少见,少见。在河北都很少见了,却在上海听到。”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于清同、光之交开始呈现繁荣昌盛景象。河北梆子的蓬勃兴起,同彼时在北京称雄的皮簧(即京剧)形成争妍斗盛、分庭抗礼的局面。特别是班社的大量产生,使河北梆子在农村成为无可抗衡的剧种。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首先始于北平、天津、上海等大都市,而后波及到中、小城市。

在农村,河北梆子的衰落速度较城市缓慢些。但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除了庙会或春节偶有业余的河北梆子演出外,平时则极少有演出活动,专业班社已不复存在。农村的河北梆子艺人,也像城市艺人一样,有的改唱其他剧种,有的落地为农,更有的以沿村卖唱乞讨为生。

在上海,竟然能听到乡音俚曲,令人顿生思乡之情。吴老六和丁怀远唏嘘感叹,呷着老酒,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滋味。

乐声象一弯小溪在流淌,又象某人用深沉的语调在讲述久远的记忆,让人滋生出一丝隐隐的难过。沈宸的思绪越走越远,乐声起伏,仿佛在展露他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他徘徊,迷茫,纠结,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

噼哩啪啦……突然的摔砸声打断了乐曲,也打断了三人沉默的静听和感慨。

“烂污三鲜汤(乱七八糟),侬是戆大(傻瓜)……”一连串的骂人话进了耳朵。

沈宸也能听懂几句,可突然被打断思绪,他感到十分不悦,起身便绕过屏风,皱眉瞪眼,察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倒在地上,身穿着灰布大褂,脚穿青布鞋,手里还拿着板胡,眼睛有些浑浊,连声赔着不是。

蹲在老者旁边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一手捂着脸,一手拉着老者的胳膊,正在啜泣啼哭。

酒桌上坐着四五个汉子,看装束和样子象是帮派人物,大声斥骂着,原因是嫌卖唱的曲调有些悲伤,扰了他们喝酒的兴致。一个稍嫌瘦小的家伙站在小姑娘旁边,还要伸手再打。

沈宸虽然下了班,可还穿着巡捕的制服,突然走过来,几个家伙也闭上了嘴。

看到小姑娘是个盲人,嘴角还流着血,沈宸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冲了过去,或许是这些日子以来心中的压抑急待找到一个渲泄的渠道。

他感到怒不可遏,变得异常狂暴。从后面用力挟住瘦子的头颈,力气之大,使得瘦子双脚都离了地,由于窒息,手脚不停地踢腾。沈宸用力一甩,将瘦子摔倒在地,又狠狠地一脚踢在瘦子的身上。

“巡捕先生——”酒桌上站起了一个胖子,小眼睛象不透明的念珠一样瞪着沈宸,并没有畏惧的神色,用呆板而沙哑的声音慢慢说道:“这个老头儿和女人,想偷我们的东西。”

最新小说: 质子无敌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神话版隋唐演义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大夏钦天监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无敌傻太子 太监皇子 父皇,朕杀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