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清晨,太阳初升,神清气爽,姜枫载着姜雪和夏天便出发了。
一路上姜雪继续在像夏天灌输着各种传说。述说着和各种神奇古怪相关的历史和现状。
在殷代甲骨文中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秦汉以来,古代羌人的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现在有人口19.8万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为四川省独有的民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
“等等,你刚说汶川,就是地震的那个地方也是羌族人主要居住地?”夏天问。
“嗯,是的,有什么问题吗?“小雪回答。
“没有,你继续说。“夏天回答。
“没事别打断我的思路。“姜雪娇嗔道。
“我刚才讲到哪了?”
“羌族有四大特色文化遗传,分别是:羌红,羌绣,羌笛,羌碉。“小雪继续说道。
听到这夏天心里已经有谱了。对于羌族的文化,昨晚他可是做了功课的。
“羌红”是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羌族人年年祈福,岁岁挂红,用红红细细的布条,悬挂在庙宇前的树枝上,称之为羌红。“献红”,俗称挂红,是羌族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数为庄重的礼仪形式。“献红”所祝词﹙羌语﹚纳吉纳鲁即万事如意。阿特依娜既一生幸福之意。
羌族“献红”的来历有一段传说:炎帝为羌人的始祖,炎帝又称赤帝,赤为红色。羌人为世代牢记自己是炎帝子孙,每逢盛大节庆或各种典礼仪式,均以红色为吉庆物,以示永远不忘自己的始祖炎帝。天长日久,这种“献红”习俗逐步规范成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
“羌绣”在羌族地区,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装的羌族人,衣服上漂亮的图案,大多为手工刺绣,这些刺绣在羌族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羌族刺绣,是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如今的羌族人,大多还保持着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的习俗。
云云鞋和绣花围腰是羌族刺绣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其他还有藏式统包、挎包、帽子、氆氇、毡子、褥子、壁挂等,也都精美绝伦。刺绣本身是在织物上用针穿引各色彩线所绣成的图案花纹,是我国传统性美术工艺,而羌绣则有着本民族自己独具的审美价值、审美造型、纹饰图案及色彩规范,蕴含着深厚的羌族历史文化内涵。早在明清之时,羌绣就已普遍盛行,而后,逐渐吸收挑花技艺并发展成挑花刺绣。挑花刺绣素为羌族妇女所擅长,几乎每个羌族妇女都精于挑绣。
“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生长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终身全长13 ~19 厘米,管口直径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装有4 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 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薄片作为簧片。羌笛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羌碉”是羌族人居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四川的阿坝自治州。羌碉大多为石头雕砌,外面是白色的,屋顶上有像猫耳朵一样的房角。因为羌族人以白色为美,以石头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