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李凡的格物境界已经趋于圆满,可他却没有知足。
格物与致知,千百年来一直是凡尘俗世中大儒学子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非常难于解释清楚。
但是,格物境、致知境却是李凡作为朗读者修炼的起始阶段,更是接下来诚意境、正心境的修炼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格物境修炼得扎实与否,决定了今后李凡修炼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李凡决心,要在格物境的修炼上,力求超越凡尘俗世中儒家的思想深度,直面修仙练道的玄妙学问。他知道,修炼之道,博大精深,如果不加以深入辨析,非常难以领悟其中的原始奥义。
不过,为了尽快提升修为,李凡不得不想出一个速成的办法。为此,他放弃漫无目的的”格物“,决定集中所有的精力,优先探究赵国修真界内有关修仙炼气方面的道理。
即便如此,要在短短四年时间内,让格物境在修仙方面率先达到圆满的境界也是极为困难的。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
……
其实,在大力推广逆仙楼和逆仙卡的时候,李凡就告诫过大家,赚钱灵石只是次要的目的。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借助它们的推广,对赵国修真界中有关事物进行系统的格物。
因此,李凡特意对九个仙逆书社的会员强调过,一定要在推广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格物,以获取修真界的各种事物原理,促进对修真的领悟,促进修为水平的提升。
可惜的是,仙逆书社的会员们往往为了格物而格物,甚至连什么是格物都还懵懵懂懂,所以只停留在许多有关格物的理论和故事上,导致大家的晋级速度都很缓慢。
李凡清楚地记得,大家第一次在月度聚会中讨论格物时的热闹场面。
李凡先提出问题:“通过前期的修炼和探索,现在请大家回答一下有关‘格物’的看法。这里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格什么事物?二是怎样去格?,请大家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李惜玉率先答道:“格,就是穷尽的意思;物,就是万事万物的意思;因此,格物,就是要穷尽万事万物的道理。“
众人纷纷鼓掌。李凡笑道:”李惜玉快人快语,真不愧是辣妈本色,分析得很好。“
李惜玉一撇嘴,满不在乎地说道:”这不是进入仙逆世界后领悟出来的,而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老爸教给我的,他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教科书上有相关的课文,刚才的说法好像是朱熹说的意思,我只是拾人牙慧而已,不值一提。“
罗燕也答道:”我也来拾人牙慧吧。王阳明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把‘格’解释为‘纠正’;把‘物’解释为‘事物’,事物不能离开内心而存在。在他看来,事物的存在表现为意义的存在,它因我而存在,为我而存在,无我即无物,物是心内之物,没有进入内心的客观事物不能称之为物。因此,王阳明的’格物‘可以解释为’为善去恶‘,即去除人心的不正,使其恢复为正,格物就是’格心‘。“
王瑞也积极发言道:”我知道一个王阳明废寝忘食‘格竹子’,苦思冥想七昼夜的故事……“
李凡连忙阻止道:”这个故事不说家喻户晓,起码也是网上广为流传,还是别在这里讨论了吧。刚才李惜玉说的很好,罗燕美女补充的也很及时,王瑞要说的故事也很经典,大家的意见大同小异、相得益彰。我总结一下,朱熹的‘格物’是向外探究,穷尽事物之理的体认过程;王阳明的‘格物’则是在‘格心’上下工夫,反省内求的过程。总之,无论向外的理性探索,还是向内的主观体悟,他们的价值追求都是相同的,最终都是为了成为圣人君子。不过……我们今天要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