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仄的小巷到了尽头,被一道低矮的坊墙隔断,斑驳的墙面上就连苔藓都枯萎了,丝丝缕缕,散发着冬日的气息。
小巷尽头的一户人家,将其中的一间屋子对着小巷的墙给拆除了,留下一个空洞,改造成一个简易的铺子。
对面是一方空地,用几根木头搭建了一座简陋的棚子,地上摆着几张破旧的胡桌,其中一张只剩下两条腿,另一边用几块石头支撑着,而围着胡桌周围的有矮凳、砖块和石头……
想来是因为铺子里地方有限,而客人又太多,因此方才在外面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好方便客人们在进食的时候不至于被烈日暴晒和雨雪淋湿,至于风吹……
对于能有一口热乎饭食填饱肚子的市井小民来说,哪里有那么多的讲究?
赵无敌前世虽是世家子,但为了追求武道巅峰,自少年起就行走于江湖中,餐风露宿,披星戴月,不过是平常事,渴了喝点山泉,饿了啃些干粮,逮只兔子就算是打个牙祭了!
他成年后加入了明军,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对于饮食也习惯于入乡随俗,没时间也没那个条件讲究。
而这一世,想想扬州城外的三间茅屋,再回想一下在朔方城外做斥候的那些日子,也不见得比眼前所见高明到哪里去。
“叔叔师父,真的很抱歉,让您来这种地方。”星乐低声道。
赵无敌道:“星乐,叔叔是穷苦人出身,家中也和这里差不多吧。看到了这里,就不由得响起儿时的事情,一家子在一起,饥一餐饱一顿的,不过,那时虽贫寒、但却很快乐,而今阿娘不在了,阿爷的病不知道可有起色……
不说了,今儿本是陪你来开心的,既到了地方,咱们就进去吧!”
铺子里地方不大,陈设也很简陋,进屋的地方靠着墙角砌着一座灶台,几根小儿手臂粗的木头支着一块长条木板,紧挨着灶台,其上摆放着一些食材、餐具和菜刀等,剩下的地方则是几张简易的胡桌。
屋子里没有客人,只有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妇人和一个衣着寒酸但却收拾得干净齐整的年轻妇人,她们一人端着一只热气腾腾的大碗,正在呼啦啦地喝着什么。
唐人尚古风,遵循着一日两顿的传统,也就是朝食和餔食,美其名曰:“天地孕育万物赐予人,而人却无一物反哺天地,因此,人要惜福,要感恩,要珍惜食物,不能作践……”
也就是说,圣贤教导我们要多干活,少吃饭,一日两顿已经是天地的馈赠、祖宗的余荫庇护了,想想那些大灾之年,就连树皮都啃光了!
其实,在赵无敌看来,这些都不是理由,都是帝王用来忽悠市井小民的,真正的缘由只有一个,那就是食物总是不够吃。
土地在不断地开荒,可粮食却总是不够吃,虽然说时不时发生的天灾也是一个原因,但却不是根源。
至于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土地的产出总是满足不了人的肚子?赵无敌也搞不明白。自唐以后,直到大明王朝,数百年时间,历朝历代的帝王名臣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一日两顿,对于一个需要劳作的人,其实是不够的。你看看那些高门大户就明白了,除了那些恪守古礼的老家伙们以外,不肖子孙们哪一个是严格遵守一日两顿的?
正食是一日两顿,可家中常备着各种精美的点心,东游西逛时买点美味的小吃食,亦或是到酒楼勾栏中喝点花酒。
这样算下来,你就是只让他们一日一顿正食也没问题。
可对于贫寒人家来说,那可是实打实的一日两顿,还是粗砺的食物,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也就是一把糜子合着野菜加上水煮成一锅,且稀得都能照的见人影。
此时正是午后时分,并非是市井小民的用食时间,因此小铺中冷冷清清,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