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就由我带走了,我会好好的教导(调教)他,教他做一个对社会,对世界都有用的人,”
“而不是拘束在这里,像是猪一样的优养成一个,只会在女人和奴婢之间厮混,眼界只限于勾心斗角玩小伎俩的纨绔之辈。”
“或许有一天我还会给他娶妻生子,然后继承这里的家业,但肯定不会是现在。”
我看着有些震惊和意外,又有些悲喜交加的老头子,总结道。
“所以请你身体康复多活几年,继续替我挡风遮雨把。”
交换了心声和条件之后,就是我搀扶着他出去,宣布某种决定和展示父慈子孝,和睦如初的时刻。
第二天,我就坐在代表藩主的正堂里,接受家臣和国人代表的觐见和道贺,然后是三管以下的配下属官和各地代领、庄头,里正的会见,接受他们的汇报和请示,虽然大多数是无足轻重的琐事,但还带也是在行驶未来藩主的职权。
然后是各种人事变动和安排,年纪大给予优抚而退养之,在一个位置上干得太久的,也给予转任交换,或是“提拔”到我身边去在广府任事,一些年富力强(一贯坚定倾向我或是暗通曲款)的家臣,被提拔到仅此三管以下的一些重要岗位上,作为新血。
而那些年轻的家臣子弟,也被挑选一些出来,由我带到广府去,或说充当某种变相的人质。
我不可能留在这里长期处理藩务,于是现有的职责被我创造性的细化分配到,若干新提拔的人员和重新设置的职权上去。
罗氏藩虽然只有一个开国子的诸侯爵级,但是因为颇多开拓自蛮荒的缘故,地盘比起同样规格和级别的,要更广大一些。
名下坐拥数十姓家臣,上百家附庸,数千大小士家和两万余户国人,以及七八倍于此的土户、藩奴。真要用心管理起来也是颇多事务的。
因此作为开国子规格的藩内沿袭的是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类似国朝州郡下配属的三管五曹一领制度:
比照州官的长史、别驾、司马三上佐,设置奉事、执领、管领等藩司三管,为藩主第一序列的近臣,以分管日常。
比照户、功、仓、兵、法、土六曹制度,设立五曹(缺法曹),以各曹正副判司官名目,行使职权,虽然无官品但有俸禄,一般从近支或是家臣中选任。
然后又有若干参领,参事辅,比照州下数目不定随需而设的参军事,而负责具体事务杂佐,比如祭祀、礼仪,祠庙、交涉、建造、盐事,港船务,商业活动等,则从国人众择优任命,数目和职责略有变迁不定。
又有一藩领官,名为家冢,管理藩主的直属产业和附口、佣奴,只能用家生子出任,但平时陪同在藩主身边,由若干的冢副,分片负责那些各地代官,代领、庄头。
当然了经过历代沿袭,海藩各家自有演变,已经不一而同了。
除了更换的职位外,我只是增设负责海贸,工坊、训做等若干个参事的职位,然后将诸曹下的职权和人员配属进一步细化。
在家冢名下,增设一个专司监察的冢副,以我安置回来退养的部下和老人为主,专门对藩主负责。增设一个义从代管,负责从附户和藩奴挑选相对忠实可靠的人手,与新设的训做参领配合,为我训练提供兵员和其他用途的人手。
然后用这些属官,组成一个定期的议事会,现任藩主只要负责主持和监督各项日常和议程,就可以比较省心的维持现状,也就是牺牲了某种日常效率和行政成本,来保证权力架构的稳定和制衡手段。
起码罗藩这些年的财政状况还是不错的,依靠土地产出和海贸收入,甚至有所增长,我只是自掏腰包增加了本地粗加工的